當趙權答應兀需,等夏季時給他免費送一百斤鹽時,兀需幾乎要趴在地上去親吻趙權的腳掌。
要知道,一百斤的鹽省著點用,可以供這個小村子三年之需。
而且,對他們來說,鹽絕對不是用任何金錢可以衡量的東西。
在兀需極度熱度的邀約下,趙權等人在這個部落裡又盤桓了七八天時間。兀需還專門給他殺了頭豬。
的確是好久沒吃到豬肉了,趙權感動之餘,決定等夏天時給他們送來兩百斤的鹽。
離開時,一群人不僅多了十幾張完整貂皮、兩顆北珠、一對鹿茸,還有一對兩眼狠光直閃的海東青幼崽。
除了海東青幼崽沒法估價,其他的東西李治大約算了,要是拿到中原去售賣的話,起碼得值萬兩銀。而稿城,兩百斤鹽不過幾十兩銀而矣。
幾百倍的利潤啊!連賣毒品的利潤都不可能這麼高。
對此,大巖桓倒是覺得很正常。南京府本來也不產鹽,鹽大多來自遼西,一斤鹽在南京府與一匹劣馬同價。這麼算下來,也差不多近百兩銀了。
銀子,在這裡絕對不是硬通貨。甚至糧食都不是,馬與鹽,才是。
這些天,趙權隨身帶著的記事本,已經滿滿地記了兩大本。
關於珠蚌的養殖與採集資料記的最多,趙權結合了自己後世的一些瞭解,擬定了相對完整的養殖流程。
中國古代珍珠的養殖,從南宋便開始,也就是說差不多這個時候,長江以南的宋國,應該就有人正在開始幹這活。所以,從技術上來說,人工養殖沒有任何問題。現在所需要的就是找到一塊適合養殖的水域,並進行前期的試養。
趙權把這事交給了王鎧。
海東青的馴養,趙權則全部扔給大巖桓處理。他再次確定自己的要求,希望可以花個五六年時間,培養出一百隻可以用於戰場或是平常長距離傳遞訊息的鷹隼。
“唐張鷟曾在朝野僉載中記到:上令鶻送書,從京至東都與魏王。仍取報,日往返數回。”李治聽了趙權的這個宏偉計劃,搖頭晃腦地表示了贊同。
“這裡的鶻,指的應該就是海東青。長安至洛陽近千里路途,日往返數回可能有些誇張,但一天內送到,還是有可能的。這比任何的急遞都快了許多。而且海東青在空中,屬於無敵存在,比快馬送信安全得太多了。只是……”
趙權知道李治的意思,海東青的抓捕與馴養都極為艱難,海東青每天春季繁育,正常一對海東青只產卵兩枚,而一個多月時間才可孵化。半年多後才能嘗試飛行,像兀需送給他們的這一對海東青,才一歲不到,剛好適合開始馴練。中文網更新最快 電腦端:
但要想每年這個時候到這裡來捕捉海東青,顯然太不現實了。
“咱們並不是要求擁有可捕獵的海東青,只要能送信即可。”趙權說道,“那麼,可不可以不需要純粹的海東青,讓他們與其他鷹隼一起培育出一個新的品種?”中文網首發
“那,為什麼不直接用其他鷹隼?”李治問道。
“忠誠度不夠。”大巖桓搖了搖頭說道,“一般的雕、隼、鷹,相對海東青來說,倒是更易馴養,但放出去後,大多都不肯回來。只有海東青,雌雄一起,不離不棄,而且對主人絕對忠誠,一旦馴服,無論多遠,都會回到身邊。
但是,對於海東青跟其他的鷹隼,那個,搞新品種?這個,我還真的不明白。而且,我覺得還不如多花精力,讓兀需他們再搞些海東青幼崽來。”
趙權呵呵一笑,說道:“咱們現在要解決的,不是好與不好的問題,而是有和沒有。
沒事,這種事申哥擅長,他以前老給馬配種……最近聽他說正在幹這活,想用我的小馬哥,培育出一個新的品種出來,也不知道會是什麼樣,有些期待啊!”
大巖桓聽著,臉色有些怪異,南京府其他東西都缺,唯有駿馬頗多。而且這裡的馬匹,其速度與耐力絕不輸於蒙古馬。他也搞不清趙權等人,到底想要什麼樣的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