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長的隊伍,迤邐在長白山脈西側的山道上,一路望東北而行。
一個月後,終於來到了南京府城。
南京府城,位於阿也苦河與合蘭河交匯之地,這兩條河,後世被稱為“圖們江”。南京府,也是後世吉林圖們市的所在地。順合蘭河東下兩百餘里,便是鯨海,即後世的“日本海”出海口。
唐武週年間,趁著突厥與武周反目為仇之機,遼東契丹聯合奚人起兵反唐,大氏先祖大祚榮趁機立國。當時的立國之地,便是西距南京府三百里的東牟山。
當年,蒲鮮萬奴自立東夏國時,將此地作為都城。東夏國滅後,蒙古國同時設定開元、南京兩個萬戶府。此處便成為了南京府的府治所在地。
與五老山城一樣,南京府城也是建於山上的一座山城,但是面積比五老山城大了近十倍。府城兩面臨水,西、南處傍山,彎彎曲曲的城牆,幾乎包住了整整兩座山。
城門之前,已經聚集了數十個人,正在等候北歸的東真軍。
領先站著的,是一個年約二十的女子,臉面珠圓玉潤,一頭青絲在腦後綰得齊齊整整。身著淺紫長裙,外披雪白大氅。
這女子見到下馬而來的大烏泰等人,清亮的眼中閃過一絲欣喜。她伏地而拜,口裡說道:“見過父親!”音色柔美,讓人聞之,如清風拂面。
大烏泰滿臉欣慰之色,說道:“好!好!難為你了!”說著轉過頭對大巖桓喝道:“還不快點扶她起來!”
大巖桓趕緊上前,扶著女子的胳膊站起,一臉柔情。
“謝過父親!”女子再拜而起。
看來,這人應該是大巖桓的妻子。趙權走上向,端端正正地叉手行禮,說道:“見過嫂子!”
“你是小權吧,你能來,真好!”那女人臉上露出真誠的笑容。
女子身後站著的是梁申與列維。趙權過去,給了梁申一個擁抱,而後望向列維。一年多時間未見,列維兩鬢捲髮竟然微微露白,但是眼中依然閃著堅定的精光。
趙權一樣的給了他一個擁抱,而後說道:“非常抱歉,列維,這一年來我沒有照看好你們,讓你受了不少委屈與辛苦。”
列維微微一笑,低聲說道:“上帝正在看著我們,不僅是過去,還有現在,和未來!”
從列維的身後,又冒出了大大小小几個孩子,正是辰仁他們。除了辰仁之外,幾個小孩一般服飾打扮、差不多個子,圍著趙權又跳又叫,讓趙權幾乎都有些分不清誰是誰了。
好不容易才將這幾個小孩打發好,趙權走到了站在一旁的辰仁面前。
九歲的承仁,如今只比趙權矮了一個頭,眼圈紅紅地看著趙權,上齒緊咬下唇。還沒說話,眼淚卻竦竦而下。
“權大哥,我對不起你,我……我沒有完成對你的交待,辰冰……”
趙權摟著他的肩膀,輕輕地拍了拍,說道:“不,這不怪你,是我考慮不周。你放心,無論多麼困難,此生,我一定會將辰冰找回來的!”
趙權說著,心下卻有些茫然。雖然已經特地派了兩個人,趕去和林找忽察,希望可以讓忽察幫著向蒙哥要回辰冰。但是,趙權很清楚,忽察根本搞不定這種事,而且對於忽察來說,一個四五歲的小姑娘,其重要性連一匹剛出生的小馬都遠遠不如。
“好了,先歇歇,有事等安置下來再說吧。”梁申牽著小馬哥,對著趙權說道。
趙權左手挽著辰仁,右手拖著一串其餘的權氏兄弟,跟著走入城內。
整座府城,南北寬而東西狹窄,一條長長的石子路自南向北,貫通全城。路的兩側,大多是石質房屋,大大小小的院落之間,夾雜著一些店鋪。
鋪外店招迎風而擺,隨著夾道歡迎的路人,不住地向下馬牽行的大烏泰問好。
府城之中,在一個地勢平緩的山坡之上,立著一幢宮殿式建築,雖然談不上金碧輝煌,但也氣勢不凡。中文網更新最快 手機端:://
“這個宮殿,是當時大真國立國之時,修建的王宮。現在被忽察當作萬戶府的府衙,不過他也很少在那裡待著。”走在趙權邊上的大巖桓對他解釋道。
一入城門,幾個小孩子就跳著叫著不見人影。趙權也只好放開辰仁,讓他去管顧他們。
大巖桓便過來,一邊陪著趙權,一邊對他講解城內的佈局與大致結構。
府城南北長約十五里,東西寬六里,設有北門、西門與南門。
大部分的東真軍兵營分設於三門之外,駐守城內的有三百東真軍,與忽察原來的三百侍衛。
整座城居民不到萬戶,不僅有女真人,還有一些高麗人與蒙古人,佔多數的卻是漢人。而城內,據說一個契丹人都沒有。
府城東北角,已經圈出一塊地,搭蓋了臨時的住所,給隨軍北遷的三千高麗人暫時居住。具體的詳細規劃,還需要趙權再去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