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權宋天下> 第1060章 宋國密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60章 宋國密諜 (1 / 2)

這是赤果果的搶錢啊,而且竟然還有官府正式的律令作背書。

臨安,幾乎炸了。

不過,炸的主要是少數的商賈與百姓。

臨安的官員們雖然心裡不忿,其損失還不足以將他們壓垮。更多的人,則存在著觀望的心態。

這種事,最好就是有人先去試探下官府的底線。一旦鬧事,會不會有人立時被抓,會不會有人被事後清算,

大家在臨安城中,都是家有老小,哪怕不惜自己的性命,也得為家人考慮。這跟怕不怕死,一點關係也沒有。跟有沒有骨氣,更是扯不上邊。

就像趙宋皇室降元時,不也是這般考慮嗎?

而且,所謂朝令夕改,說不定官府過兩天想明白,就會把這些不合理的律令撤銷。

近百萬的臨安市民,只有近十萬人按捺不住自己的憤怒,聚眾圍堵臨安各個官府衙門。這些人雖然不足全部市民的一成,卻引發了相當大的動靜。

明面上站在前頭的,是太學的學生;跟在他們身後的,是臨安城中居無定所、食不裹腹的流民;公然支援的,是直接罷市的商賈。

再加上各個衙門之中,以各種藉口處於半怠工狀態的城守、巡捕與小吏。幾萬人的動亂,開始有向全城鋪開的趨勢。

然而,當一萬元軍士兵進駐臨安,並當街棒殺數百人之後,臨安頓時一片寂然。

一夜之間,瀰漫在臨安城中的憤怒,不見了蹤影。

元國皇帝忽必烈下詔,公開斥責中書省為政者不知體查民情、不懂為民謀福,卻只知道用最粗暴的手段,來達成自己的某些目的。

詔書之中提及,雖然國家現在處於動盪之中,雖然陛下希望與全體國民一起熬過這段最艱難的時日,但是他希望中樞官員應當“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上要為國、下得為民。只有這樣,才得取得對敵的最終勝利。

不過,朝令夕改無助於維護一個國家的正常管理與形象。因此,忽必烈作出承諾,中書省關於稅、捐的調整政策暫時試行半年時間,半年之後若是民怨依然極大,一定會做出適合民意的調整,並將退回這半年以來所超收的稅款。

同時,忽必烈在詔書之中,嚴厲地警告了潛入臨安的權國奸細,正是這些人在背後的主導與慫恿,才引發了臨安的動盪。為了保護臨安百姓的安全,元國軍隊將暫時接管臨安所有的城防,並負責搜查隱藏於臨安各個角落中的敵國密諜。

但凡有與這些密諜勾結者,一律以叛國罪處置!

臨安城,一時風聲鶴唳。不少曾經參與動亂的學生與百姓,被如凶神惡煞般的元軍士卒直接捉往御街斬殺。

臨安皇宮之前,那條曾經喧鬧無比的御街之上,如今只餘戰戰兢兢的行人,路牙上鮮血汩汩而流,數日不散。

臨安府外餘杭縣。

一座平平無奇宅院之內,十幾個服飾各異的男子,正擁坐在一箇中年胖子周邊。有些人的臉上顯出焦慮之色,有些人則是滿臉擔憂,有些人卻閃著興奮的目光。

“人員折損如何?”坐在中間的陳耀問道。

“還好,大多數撤出臨安了,留下了十來個人,目前暫時無憂。”

“告訴你們的手下,取消所有的行動計劃,首先要保證每一個密諜的人身安全。”陳耀說道。

“安全是可以保障,可是取消行動,那我們這麼長時間的籌謀,豈不打了水漂?”

“而且,難道真的看著臨安的百姓,繼續被元國壓榨嗎?”

“我倒覺得,這是個機會,民心可用。咱們再燒把火,絕大多數的臨安百姓,應當都會跟著響應吧?”

陳耀擺了擺說道:“咱們要釐清楚,在臨安搞事的目的。是為了鼓勵臨安百姓,自下而上、帶著自主意識去反抗元國的暴政。而不是咱們帶著這些百姓去與元軍進行武裝的對抗。”

“咱們的兵力,已經分散於宋國各地,不可能調集過多的軍隊來支援臨安的任何形動,更不能直接發動攻打臨安的戰爭。若是臨安百姓始終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希望別人犧牲在前,自己享受在後,那大權國哪怕調來十萬的兵力,也不會有任何效果。”

“那,就不管臨安受苦的百姓嗎?”有人依然提出了質疑。

“我覺得,陳部長說的有道理。我們覺得臨安百姓在受苦,可是大多數人卻未必這樣覺得。所以,哪怕咱們投入再多的力量,這些人也未必會心生感激,反而會覺得大權國必有圖謀。”

“是啊,我們在說服許多官員時,碰到的最大障礙就是這個問題。這些人倒不是不願意支援權國,卻一個個待價而沽,覺得大權國若是沒有他們的支援,不可能取得與元國戰爭的勝利。更可惡的是,很多投降元國的宋國舊臣,包括皇室宗親在內,都想腳踏兩隻船。一方面不肯現在就舉旗反元,另一方面還想盡可能的從咱們這撈到更多的好處。”

“臨安的百姓也是如此,大多數人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思。大概被壓榨習慣了,而且也沒到最後的絕路,誰都會抱著僥倖的心裡。”

“百萬的市民啊,竟然被一萬入城的元軍,嚇得一動不敢動!我現在能理解,為什麼宋國會敗在元軍手中,臨安的趙宋皇帝為什麼會主動投降。都是一群沒卵子的貨色!”

“我倒覺得未必,臨安百姓中,還是有不少人不甘屈辱,願意博命一擊。”

“你說的是那些學子?我算是知道了什麼叫做百無一用是書生了!堵著官府衙門罵人,他們確實極為擅長,可是元軍一進城,跑得最快的就是這些人了。當街殺了幾人之後,這些學子現在連罵人都不敢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