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其他的擔心嗎?”趙權問道。
李毅中猶豫片刻,還是說道:“勇誠蠢笨,不知上下尊卑。我知道權總管不在意,但我不能不說。兩府宅院,比鄰而居,多有不便,這是其一。兩位同時成婚,禮數相同,實在不妥!”
李勇誠很不服,張著嘴剛想反駁,被李毅中一瞪,只好又把話縮了回去。
他有些後悔,早知如此,就不該同意趙權把他哥給叫過來。
這傢伙,比那個丈母孃還難伺候。
趙權沉吟片刻,說道:“我答應你,成親之後,我隨你北上,返回南京府,這是其一。其二,兩年之內,我會讓她們倆一起,去南京府生活。其三,除了王顯留守在此,我會再調一些戰兵過來,以加強防衛。”
李毅中最大的擔心,其實還是怕趙權迷戀宋國生活,不想回南京府。這不僅僅是他的擔心,也是南京府所有人的擔心。
由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宋國富足而安平的生活,很容易消磨掉一個人的意志。自小一起長大的李毅中,更是清楚趙權從心底裡,喜歡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
就是這種,在一個無人關注的地方,自得其樂,憂遊閒散。
成了親,有了孩子之後,恐怕他真的會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個與世無爭的島主。
先拋掉南京府諸多事務不說,萬一哪一天南京府與宋國開戰,讓東真將士,又該如何面對宋人?
好在,趙權也明白這個道理。兩年之內,如果有孩子出生,一起帶回南京府。這個後患也算是可以解決了。
“屬下,為權總管賀!”李毅中恭身一禮。
很無趣的一禮。
趙權臉色剛變,李毅中又直起身,給了趙權一個擁抱,樂呵呵地說道:“毅中為兄弟賀!”
趙權只好無奈地收回正準備暴發的脾氣。
在這種場合,如果李毅中還是堅持對自己行上下之禮,他真的會受不了的!
三月初十,衝牛煞西,宜嫁娶。
這日一早,兩頂小驕,將趙子矜與呂若嫻抬出泉州的趙宅。出城後,上了一艘花船。
船上等候著的婆子,開始給兩個姑娘更衣、飾容。
午時,船行至烈嶼,禮樂奏起,一溜六尺寬的大紅地毯,自碼頭一直鋪到了新建的宅院門前。
兩位新人,身著青綠嫁衣,大袖連裳。鳳冠霞帔,兩博鬢以金銀之釵,流蘇遮面。
從船上被扶下後,在羅氏姐妹淚眼婆娑的凝視中,嫋嫋地踏上地毯。
兩個法師,口中唸唸有詞,一手捧鬥,一手抓著鬥中的穀米、豆子、銅錢、果物,不停的望空而灑。
又有兩人捧鏡在前倒行,引著新娘跨過鞍、草、秤,而後各入院門。
院中籬笆牆已經拆開,擠在庭院之中的觀禮之人,只有十來個。大多是伍家親眷,以及趙復叔侄與趙權的幾個親衛。
天地須拜,這無話可說。
李勇誠兩個,對著羅氏與李毅中,恭敬叩拜。
趙權卻只是對著子矜母親躬身一禮。
這讓一直關注著他的李毅中,稍微地鬆了一口氣。他的眼角掃過觀禮之人,似乎沒有人對此不滿。
視線之中,有一個靠在院牆的身影,突然引起了李毅中的注意。
此人,身著青衫,正抬著袖子,不停地擦拭著眼中洶湧而出的淚水。
這是悲傷?還是高興?
伍家的人,李毅中大多不認識。
一個似乎不相干的人,在婚禮上卻哭成這樣,讓李毅中感覺到了奇怪。他不由地將目光停留在此人臉上。
等著他放下衣袖,李毅中再看時,卻完全呆住。
此人年過六十,兩鬢霜白,臉上佈滿了交錯而可怖的傷痕,根本看不清他原來的長相。
這長相,一般人根本不敢多看,但是看過一眼之後,總是能留下極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