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劉秉忠躬身輕稟,“各位同僚必為無心之失,況且大汗登基在即,此時不宜過於追究。”
無心之失?
聽到劉秉忠的開釋之辭,跪在地上的幕僚中,有幾個人略舒了一口氣。趙璧心中,卻湧出一股酸楚。
這些年,隨著投靠忽必烈的漢儒逐漸增多,劉秉忠在忽必烈眼中的地位不斷地下降。
也許是忽必烈不想過於依賴麾下某一個人,也許是劉秉忠的所作所為讓忽必烈有所不滿。不管如何,這對於趙璧來說,都是機會,是超越劉秉忠,培養出屬於自己勢力的機會。
如此,才可以在未來的朝堂之中,按照自己的意圖,治理這個天下,併成為汗王手下的第一重臣!
然而,這一切,都在今天,變成一個笑話。
“大汗——”趙璧淚流滿面,以頭搶地。
看著懊惱的趙璧,忽必烈突然就靜下了心來。
無心之失?也許還真的是無心之失!
要是有人說趙璧愚蠢、能力平庸、目光短淺,忽必烈還可相信。但是若說趙璧等人是因為貪財,想透過石忽銀行賺取一些銀子,那未免就有些可笑了。
石忽銀行產生的利潤再大,還能比得過在自己手下,身居高位的他們,未來的收益?
更何況,這麼多年來,趙璧等人為自己籌措的銀錢,何止百萬!
這其中,必定另有緣由。
忽必烈閉目沉思。
對石忽銀行最在意的,唯有商人。
作為最早支援自己的河東商人,他們有能力也有慾望,想透過石忽銀行圈佔更多的地盤,在未來的商業領域,得到更多的話語權。
入股石忽銀行,成為石忽銀行擁有話語權的股東,顯然是他們選擇的一條看似輕捷的道路。
既然有河東商人為首,其他地方包括河北、河南、京兆等地商會,勢必會參與其中。
不僅如此,每一個幕僚,背後都有地方的支援勢力。也就是說,如今中原的漢軍萬戶,也都與石忽銀行有了無法切斷的糾葛。
取締石忽銀行,禁止石忽飛錢的使用,確實會給漠北的經濟予以重創。但是,卻一樣會給如今深陷其中的中原商人與漢軍萬戶帶來巨大的損失。
這不是一千兩或數千兩的事,而是涉及到數千萬兩的生意!
這損失算起來,起碼在短期之內,已經遠遠超過了和林。
殺敵一千,自損一千五。
別說是取締,哪怕用另外一家銀行來取代石忽銀行,也是現有的那些石忽銀行股東不可能承受得了的。
問題是搞明白了,如何應付,忽必烈卻覺得有些茫然。
初登汗位,先對有功於自己的商人動手,此舉不僅會令天下人心寒,也很可能引起商人的恐慌而導致資金逃離中原。
哪怕是鳥盡弓藏,也得先把鳥打下來再說。
忽必烈的眼神,瞟向劉秉忠。
劉秉忠又望向王文統。
對於這個將自己引薦給忽必烈的人,王文統還是心存結交之意的。而且他也明白,沒有劉秉忠的支援,自己絕不可能在忽必烈即將確定的中樞人選中,佔據一席位置。
“大汗!”王文統再次理清了自己的思路,躬身說道:
“如果無法立即取締石忽銀行的話,不妨讓新的銀行,與石忽銀行暫時共存。
新銀行,可以發行新的飛錢。先期以一比一比例兌換石忽飛錢,慢慢地降低兌換比例,直到一比五,甚至一比十。以此手段,將石忽飛錢徹底清理出中原市場。”
忽必烈微微頜首。
他看重飛錢,主要是因其使用方便,對商業有極強的促進與管理作用。
以新飛錢逐漸取代石忽飛錢,不僅讓自己依然擁有這一大利器,還可以延緩與中原商人的衝突。
“如此,新的銀行豈不是要承擔兌換石忽飛錢的損失?而且如今在中原市場流通巨量的石忽飛錢,那得有多少的儲備金來應對新飛錢的發行?”劉秉忠問道。
石忽銀行以黃金作為儲備金,如今中原想在短時間內湊足那麼多的黃金,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忽必烈的蒙古國,說白了還只是一個空架子。別說養軍隊的錢,就是連御書房內這許多的幕僚,至今依然沒有一個人領過一兩銀子的薪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