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維也許相信,只要有一代接著一代的人,將這種同情與支援繼續下去,總有一天,真的會有充滿正義感的將軍,率領著強憾的軍隊,帶著這些流離失所的猶太人,重回故土,再建他們的聖地。
十年、二十年,甚至於百年、千年,多少的時間,對於列維來說,都完全不是問題。
這種情感,其他人是根本難以理解的。
但是趙權可以。
因為這世間,也許只有他清楚,在千年之後,這些猶太人依然在堅持著他們的這種信仰與等待,直到建國的那一天。
蒙哥既然可能會死,就意味著忽必烈定將崛起!
這可能性有多大?趙權無法判斷,但是無論如何,南京府都得開始著手準備了。
立國,這是對付忽必烈所建立的元朝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也是吸引南京府諸公注意力的最佳辦法。
元好問,終於可以派上用場了。如何建立一個國家或者稱為朝代,對他這樣的老儒來說,是絕對的專業。
但是,這些人心目中的王朝,與趙權腦海裡的國家,必然會相去甚遠。
沒關係,先拿出一個方案再說。包括國號、年號、帝制、國體,以及立國的禮儀與典章。
趙權唯一的要求,就是在機構設定上,無限地撥高大法官的地位。至於其他人會不會懷疑在照顧大烏泰,沒關係,就當作是照顧好了。
軍隊方面,也得開始進入整改。
大體上,趙權的意思,是把東真軍分成兩大塊,一是馬步軍,一是海軍。這兩支軍隊,從屬於軍部,再稱為“東真軍”肯定不合適了,必須得重建番號與軍制。
另外一塊則是整合在地方政府體系下的衙役,成為警察機構,負責緝盜、治安與救災事宜。
對於將都城設立於旅順,大多數人包括大烏泰在內,倒是沒有過多的意見。
南京府畢竟太偏僻了。如果只是想偏安一隅,南京府城是最好的選擇;但是想涉獵天下,還窩在南京府,必然會失去所有的機會。
那裡,更適合的定位,是一個全世界最重要的學術中心。安全、而且不會被打擾。
轉眼之間,秋風又至。
然而,趙權卻無法實現自己對趙子矜的承諾,他已經根本走不開了。
好在,現在海東青的往返送信,終於已經正常。一趟差不多隻要十天時間,而且普通的風雨根本阻擋不了遨遊於高空之中的海東青。
真的是鴻雁傳書了。
聊解相思之苦。
其實,每天都忙得團團亂轉的趙權似乎也沒覺得有多苦,心下更多的卻是對於子矜的一絲愧疚。
雖然,每一封的信件上,她都說很好、也很快樂。
每日裡彈彈琴、看看書,甚至還跟呂若嫻養了一窩雞。只不過八月的一場颱風,將十幾只毛絨絨的小雞全颳得不知所蹤。
為此,子矜在來信中,很不好意思地承認自己哭了兩天一夜。
海島上的颱風!
趙權腦中,頓時出現了一個個可怕的畫面。
徹夜怒吼狂亂不止的巨風、四面八方肆意砸落的暴雨,連根而起的大樹、半空中顛狂的屋頂,以及倒灌的海水……
這個時代的海島,之所以沒人居住,最大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颱風。本就窮困的漁民,哪裡能有堅實的房子,以抵禦這樣的風暴。
子矜之所以會哭了兩天一夜,自然不是因為那一窩可憐的小雞。而是新婚之後,自己卻沒能陪在她的身上,悽風苦雨之際,孤獨才是最難以面對的艱難。
還好,此後的來信中,子矜恢復了她的淡然。
其實,大悲固然不是趙權希望看到的,大喜趙權也未必就會高興。淡然而從容的趙子矜,才是趙權最為放心的妻子。
然而,在十月初時,送來的一封洋溢著趙子矜滿紙歡欣的信箋,卻讓趙權不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