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權把信箋遞給辛邦傑,說道:“你先看看,而後讓王鎧等人,琢磨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出來吧。”
接著又對著趙復問道:“趙先生此行,對於宋蒙之間的戰局,可有新的看法?”
“趙氏官家若在,當可無憂。官家一去,宋國必危!”
趙權心裡一動。
後世的史學家,對於南宋的滅亡眾說紛紜,但似乎還沒有一個史學家,會把宋理宗的死亡當作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
無論趙復是不是想要一語驚人,趙權都有些好奇,他是如何得到這樣的一種判斷。
“今上……”趙復一開口,先習慣地雙手朝南方一拱,而後突然覺得不妥。勉強地將手放下後,臉上顯出略微的掙扎之色,隨即恢復淡然。
“趙宋官家,出身平民,但其志不小。自掌大權後,先是為收復汴京、洛陽,而發起端平北伐。而後又重用理學諸臣,推行端平更化。然,外有強敵而致北伐失利,內有無能腐臣,致宋國財賦不斷惡化。
鄭清之、喬行簡、李宗勉、範鍾、杜範、吳潛之流,執政者皆為碌碌無為之輩。
此為臣之過,而非君之失。
但即使如此,十數年的對蒙戰爭中,宋國並未後退一步,淮水防線至今未失。前線名將鵲起,宋軍士卒依然有一戰之力。
宋國君主,若能得一良相輔佐,重整內政,與蒙古之戰,勝負當有五五之數。”
趙權陷入沉思,這個良相,會是賈似道嗎?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成為宋國宰相。
問題是,他最終也沒能救得了南宋啊!
而且,趙復所說,指望一個良相來拯救宋國,這想法未免也太天真了些。
趙權有些疑慮地看著趙復,卻見趙復臉色一變,竟是帶著些許的悲憤之色。
“正月時,趙宋官家賜其弟趙與芮之子趙德孫名孟啟,授宜州觀察使,並送去榮王府訓習!”
這是什麼意思?趙權一頭霧水。
侍其軸臉色微微一變,問道:“宋國國主,這是要立太子了嗎?”
趙復搖了搖頭,說道:“雖然並未詔立建儲,但也差不多了。”
“這是為何?”
“入冬之後,賈妃便長病不起……”
“賈妃,是那個賈似道的姐姐嗎?”趙權忍不住打斷了趙復,問道。
趙復略為驚異地看了看趙權,點了點頭。
經過趙復一番解釋,趙權才大致明白了趙復的擔憂。
南宋諸帝,大多子嗣艱難。上一個皇帝寧宗生了八個兒子,卻一個都沒活成。這才使趙昀得到被立為太子的機會。
但是趙昀如今同樣也碰到了這個問題。
趙昀如今已年過四十,但是隻有賈妃為他生過一兒一女。
兒子趙維不到一歲就夭折,只有女兒長大成人。這大概也是賈妃最受其寵愛的原因。
而如今,唯一能生出孩子的賈妃卻已經病入膏肓,絕了趙昀再有子嗣的希望。加上朝臣不斷的勸諫,趙昀只好加快了立儲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