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李宗勉,實際上是喬行簡在理學派內部平衡出來的結果。
喬行簡併不喜歡他,之所以挑選李宗勉,因為深知此人最擅長的就是在朝廷上動嘴,可以利用他的一些強硬主張來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
這樣的人,要真的放到前線領軍,根本不行。沒能力掌控軍權,是喬行簡最放心的一種人,也就意味著他再強勢,也不可能動搖到大宋的根本。
因此當初喬行簡甚至有過扶其為右相,以接替自己位置的念頭。但如今看來,李宗勉似乎已經越來越脫離自己的控制了。就像現在,明知遊似是自己的人,卻非要跳出來反駁。
回想四年之前,端平北伐之後,自己與史嵩之合作,令鄭清之辭相;後又接連逼退鄭性之、鄒應龍、李鳴復。如果自己再把李宗勉趕下臺,會不會有人將自己稱為“權相”?
對此,喬行簡有些猶豫。
“即便不能將拘殺蒙古使者,臣以為也需將其嚴加拘禁。”庭上,氣宇軒昂的李宗勉繼續朗聲說著。他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引起了喬行簡的警覺,不過現在的李宗勉就是知道了,他也不會很在乎。他覺得自己今天的狀態特別的好,因為他的一切所為都是為了大宋的江山,為了大宋的百姓,為了坐在御座上的那個皇帝。
因此他有信心將任何試圖與蒙古求和的人擊潰碾壓。
“宋軍將士並非不能拼殺,宋國百姓並非羸弱。百多年來,宋國之所以屢受北虜之恥,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每當將士在前拼殺時,朝中總有妄圖屈膝求和之輩。如秦檜之流,如史彌遠之輩!”
“逢戰而退,遇財拼命。臣請陛下旨,清除這些軍中蠹蟲,整飭軍紀,如此方能以強兵擊潰蒙軍,掃蕩淮北!”
李宗勉的聲音,鏗鏘有勁,擲地而有聲。
附議聲、反對聲,依然此起彼伏。
辰時已過,朝會終於結束。
吵了一個早上,其實什麼結果都沒吵出來,但所有的大臣似乎都很興奮的樣子。一出大殿,三三兩兩或是繼續大聲爭論或是竊竊私語。
賈似道剛踏文德殿,一個內侍便緊跑過來,說:“賈師憲留步,賈妃宣詔晉見。”
賈似道死命地把一個正要打出的哈欠摁了回去,低著頭跟著內侍往宮內而去。他其實有些害怕進去見姐姐,每次見面都會被她嘮叨個半死。
繞過文德殿,已經升得老高的太陽,透過鳳凰山上密密的枝葉,打在賈似道身上,讓他渾身湧出一股暖意,人也覺得精神了許多。
沒多久,內侍就把賈似道帶到一座殿門前,側身示意他進去。賈似道抬頭一看,這並不是賈妃居住的萬春閣,而是熙明殿,是官家平日裡講讀之所。
賈似道立時明白,這是官家要召見自己。他在殿外整了整衣袍,平息了下呼吸,這才踏入殿中。
賈似道往殿中稍瞄了一眼,這個殿並不大,牆邊立滿書架。皇上正坐在桌子旁用餐,賈妃立在邊上伺候著。
賈似道先喊了聲:“見過陛下。”然後準備跪下行禮。
趙昀一手端著碗,一手揮著筷子說:“行了,是你姐要見你,別多禮了。”
賈似道趁勢起身,來到桌旁。這次很恭敬地行了個揖禮。
“來,一起吃點?”趙昀示意賈似道坐下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