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吳三桂關寧軍護衛京師和李建泰以家產充糧餉。
集結守軍抵禦李某成大軍計劃的提出,使得“諸臣贊勷”這道東風,突然在朱由檢心裡變得可有可無了。
可上天並未眷顧他,二月,形勢急轉直下!
宣府、大同守將相繼向李某成投降,李建泰老家曲沃被李某成大軍攻佔,李建泰家產也全部歸李某成!
李建泰逃往保定,抵禦李某成大軍的計劃直接破產。
調吳三桂關寧軍護衛京師的計劃,因此而,導致因糧餉問題,被直接擱置下來。
此外更加嚴重的是,被崇禎帝朱由檢寄希望於封伯換取率軍勤王的左良玉、劉澤清、唐通三人,竟然全部藉故不聽調遣!
沒有辦法,崇禎帝朱由檢只能再次將目光放到“諸臣贊勷”這股東風上。
希望能借這股東風促成南遷!
然而面對急轉直下的形勢,大部分朝臣雖然同意南遷,但卻只是希望皇太子南遷、而作為皇帝的朱由檢留守京師。
對此,朱由檢直接暴怒,心中的憤怒達到了頂峰。
一來是憤怒這群混長竟然要他送死,二來他已經看穿了這些心黑的朝臣想做什麼了。
他們這是要徹底把控朝廷,直接推舉傀儡皇帝!
此外,天下動盪,朝中勢力更是錯綜複雜,每個勢力都有著自己的小九九,皇子不僅僅只是有太子朱慈烺一個。
其他藩王肯定不會同意,屆時,沒有他這個皇帝坐鎮,大明只會更快的四分五裂。
而事實上,崇禎所想沒錯。
後來各方在崇禎帝自縊殉國後,相繼建立的南明各個政權因皇帝法統、血統問題陷入了無休無止的內耗。
最終在十餘年裡被清軍各個擊破,大明徹底滅亡。
因此,南遷之時徹底被擱置了下來,崇禎已經決定,既然這些狼子野心的大臣不顧大明存亡,也要算計他朱家,那就留下吧!
大家都別南遷了!
如今反賊兵臨城下,國破之際,就是他以身殉國之時,他寧死都不會向反賊投降。
在聽到王承恩讓他力排重議,強行南遷,崇禎搖頭苦笑,道:“力排眾議南遷?
那時朕的下場可能不會比當初的漢獻帝好多少。”
說到這裡,又想到如今大明的局勢,崇禎自嘲道:
“不說擁兵以萬計的左良玉、劉澤清這些混賬,就連僅擁兵八千的唐通也已經不聽朕的調遣。”
“武將不聽調遣,意味著朕南遷只有在朝臣的支援下才可以實行!也只有這樣,朕一家老小才能活著到達金陵!”
“並順利掌握金陵衛戍大軍和江南的錢糧。”
說到這裡,崇禎面上再次浮現出憤怒之色,怒聲道:
“但是,在如今這些混賬朝臣們看來,南遷是朕十五年以來屢戰屢敗下的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
“他們認為,必須要有人為南遷前的屢戰屢敗和南遷後的北方半壁江山淪喪負責!”
“而朕,身為大明皇帝,放棄朕,並讓朕來為此負責再合適不過了他,他們打的好算盤啊,這些奸臣賊子!”
“一個個包藏禍心,朕身為皇帝開口向他們求錢,皇族的尊嚴已經被踐踏到了極致,可依舊沒有人願意拿出半點錢糧來!”
“他們以為朕什麼都不知道?朕心裡很清楚!”
“但可恨的是朕不能再舉起屠刀了,那時只會讓大明忘得更快,他們就是吃定了朕的這一點,所以才敢如此放肆。”
“武將不聽調遣、朝臣不願“贊勷”南遷的情況下,朕若強行南遷,或許就會變成當年的漢獻帝,一生做個傀儡皇帝。”
說著,又像是信想到了什麼,崇禎皇帝朱由檢臉上出現一抹自嘲,道:
“當然,如果能成為漢獻帝,對朕和諸多皇室來說倒是最好的結果。可就怕朕會成為第二個熹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