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他們兩個人的話,霍剛自然無所謂,大漢那麼多的糧食是無法消耗完畢的,當然了,糧食多了的話也有用處,那就是由大漢的官方糧油商行進行戰略調整,比如說種植不同的莊稼,這些莊稼用來榨油,或者是生產其他的食物,都是可以的,比如說豆類。
另外就是在塔里木河流域,也就是塔里木盆地周圍的部分割槽域已經開始大規模的試種棉花了。後世的新疆長絨棉可是世界頂級的棉花,所以現在在這裡應該也可以培育出來,靈泉水的基因最佳化能力更強。
對於這些作物和莊稼來說效果自然更強,除此之外就像是塔里木盆地,作為後世最大的沙漠,目前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面積其實沒有後世大的,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塔里木河幾乎圍繞了整個沙漠一圈。
而因為變成靈泉水之後,這些沙漠的擴張被遏制了,雖然面積縮小的幾乎相當於沒有,但是遏制住之後,在遏制住的範圍之內幾乎都逐步的變成了良田。
尤其是經過苜蓿草不斷的改良,幾年之後就都是良田,恐怕後世的人無法想象,這裡居然能夠變成巨大的糧食產區,但是如果真的變成糧產區的話,這裡的面積……恐怕遠遠超過很多人的想象。
要知道,後世華北平原面積才不過31萬平方公里左右,東北平原大約為35萬平方公里,長江中下游平原為16萬平方公里,算上關中平原大約六萬平方公里,加起來大約為88萬平方公里,同樣,這幾個平原幾乎後世生產了整個中國接近百分之九十的糧食。
按照後世國內糧食產量大約為一萬三千億斤來計算的話,可想而知這些土地能夠生產種植多少。
而塔里木河外加上霍賜河,霍賜海等面積加起來有多少呢?總流域面積大約為140萬平方公里,重點是這些流域……絕大部分幾乎都可以說是平原,在靈泉水的加持下,這些土地的肥沃程度堪比東北黑土地,更可怕的是配合玉門之靈風調雨順的被動,幾乎沒有自然災害。
這意味著這些地方的土地有百分之五十變成耕地都有超過70萬平方公里的恐怖面積,更何況這7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全部都堪比黑土地?實際上這些地方的流域面積實際利用面積遠遠超過50%,只不過剩下的大半都已經變成了草場用來充當養殖區域。
而因為整個大漢區域內降水量的增加,目前很多地方的草場逐步的變得豐盛起來,這些地方雖然不是苜蓿草這樣的優秀草場,但是用來放養養殖沒有任何問題,而冬季的牧草可以從其他地方調集苜蓿草前來。
別忘記了,這一切都沒有計算新加入大漢的恆江領域,作為後世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印度雖然說有大把的百姓吃不飽,但是這些都足以證明,印度的恆江流域到底有多富裕,配合玉門之靈的被動,這些地方的糧食產量絕對不下於霍賜河流域,更不要說還有一個普陀河流域。
實際上,大漢未來可以種植糧食的地方太多,所以大漢的糧食是一點都不缺,不僅僅糧食不缺,所有的經濟作物等等都不缺,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
唯一可惜的就是現在有好多高產的作物大漢沒有,比如說玉米,紅薯這些作物,幸虧土豆已經被霍剛給弄出來了,不得不說,土豆這東西才是真正的神器,土豆已經成了大漢所有百姓家裡面必不可少的糧食之一。
而且土豆有部分已經開始向大唐流入了,倒不是霍剛不想控制,主要是太多了之後,想要控制就幾乎不可能了,所以霍剛也就沒有控制了,反而直接開始大量出口。
這東西怎麼說呢,一旦加大出口之後,大唐的普通百姓也不願意種,有種的,最多了就是自己家種一兩分地,然後自己吃,因為現在不缺少糧食,他們的土地種植經濟作物更加值錢可以買到更多的糧食,土豆就更不值錢了。
他們自己種反而虧了,不過對於百姓來說,就算是這些東西買起來再便宜,他們也會自己種一些,自己日常食用,因為後世現代的農村自己買蔬菜之類的都不容易,更不要說這個時代了,所以他們都是要自己種植一些自己吃的,倒是糧食這東西,很多百姓選擇不種。
因為有許多糧食商人將糧食直接運輸了下來,而且他們都抓住了百姓的心裡,基本在春季的時候,就可以買到糧食,而且是那種可以一買一年的數量。
這些糧食商人之所以如此選擇,是因為城市裡面的糧食他們幾乎賺不到錢,而他們到農村賣糧可以有部分利潤,主要是他們同時要收購這些百姓種植的部分經濟作物,這才是關鍵的,反正都是收購,不如收購前賣一波。
利潤在小也是肉啊。
“糧食沒問題,鎧甲的話,也可以。”霍剛想了想,也沒有拒絕,鋼鐵產量對大漢來說,目前依然是不夠用,不過對於大漢目前的鋼鐵產量來說,製造這些鎧甲的這些鋼鐵已經不影響大局了。
“這個鎧甲……你剛剛說的是什麼樣子的?”旁邊的李世民實在是沒忍住,這小子張口就來,可以給他的兒子提供,大唐雖然買了數萬套明光鎧,但是大唐的軍人有很多啊,鎧甲多了,他們自然不在乎。
“是這樣的。”霍剛想了想,乾脆將常林吩咐了一下,然後讓他去找李治,將他給李治的一個騎兵玩偶拿了過來。
沒錯,霍剛給李治也送了部分玩具,裡面就有類似後世手辦一樣的騎兵玩偶,挺逼真的,上面正好有霍剛所需要的東西。
常林很快就領命而去,他的速度也很快,不到二十分鐘的時間就回來了,看著這個擺放在桌子上面的巴掌大小的騎兵模型,霍剛直接將上面的騎兵拿下來,指著騎兵上面的鎧甲說道:“其實就是類似於這樣的,我稱之為板甲。”
沒錯,霍剛所拿出來的就是板甲,因為明光鎧這樣的鎧甲防護能力,防護面積雖然非常的強,尤其是配合大漢現在已經制作出來的遠超出這個時代的鋼鐵技術,防護能力更是遠超出這個時代的鎧甲。
但是明光鎧也好,扎甲也好,鱗甲也好太繁瑣了,那些甲片等等對大漢來說製作起來很簡單,而板甲這種在這個時代防護能力實際上還要超過明光鎧的,不管是對付箭矢,還是劈砍等等,直接鍛造衝壓製作而成的板甲防護能力絕對比明光鎧在防護箭矢,劈砍,刺擊等方面要強得多。
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防護面積略微有所下降,畢竟霍剛是為了製作快速,製作方便,不可能製作出什麼全身板甲,那玩意實用性不高,所以他製作的都是半身板甲。胳膊上面的防護也由一個個有弧度的鋼片組合而成的。
腿部等地方也都是防護大腿以及上面的重點區域,其他的地方基本就處於無防護狀態了,不過這對冷兵器時代來說,已經完全足夠了,其實不管是板甲還是明光鎧對這個時代來說,有點過度防護的了,除了大漢,其他國家對上這些鎧甲幾乎沒有任何對抗的能力。
只不過是明光鎧更加的舒適,更加靈活,但是實際上除了大漢的明光鎧是因為採用特殊合金製作而成,霍剛都不知道是什麼合金之外,賣給其他國家的明光鎧重量其實是要超過板甲的。
所以板甲的優勢還是很大的,當然,最大的優勢是,大漢造的快啊!這玩意直接一體衝壓成形,製造速度快,組合速度快,維護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