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工業城的霍剛是來看第一爐鋼水出爐的,高爐已經建好了很多座,煉製出來的生鐵霍剛看過了,因為他們將焦炭已經生產出來了,所以生鐵的質量極高,雖然無法跟現代生產裝置的高爐比,但是相差的並不是生鐵的質量,而是鐵水的出爐量以及鐵水的出爐時間。
之前煉製出來的大部分生鐵都用來製作大型鑄鐵器具,因為生鐵相對堅硬,耐磨,用來充當磨製礦石的磨具非常的不錯,因為生鐵比較脆,沒有可塑性,所以用來當做鑄件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專門的鑄鋼,霍剛現在生產不出來,生產出普通的鋼材都還沒有達到呢,更不要說是特種鋼了。實際上鑄鐵也是有專門的鑄造生鐵的,但是霍剛他們暫時達不到那樣的要求,就只能使用這些了。
有了鑄鐵,霍剛他們的很多機械都進行了改良,比如說水車和風車帶動的力學轉換結構,也就是基礎齒輪,現在都直接用鑄鐵代替了。
有了齒輪,這意味著很多機械使用起來更加的具有效率,並且可以將風能和水能轉化成為不同的方向的力。
而且鑄鐵的出現可以讓霍剛弄出來很多現代工具了,這玩意就不單單是拿來製作冷兵器,冷兵器可以說是這個時代鋼鐵最簡單的,也可以說是最沒用的做法了。
最簡單的,比如說,有了鑄鐵之後,霍剛就可以製作出螺絲了。當然,小螺絲霍剛還製作不了,因為小螺絲所需要的加工精度太高,但是大型螺絲比如說胳膊粗的那種,就可以直接用磨具就能製作出來。
雖然粗糙,但是製作出來之後經過仔細打磨,這些螺絲能夠起到最大的作用,比如說抬舉重物,以及螺旋千斤頂等都可以研究出來。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個東西,軸承!
軸承只是通俗易懂的說法,比如說現在的馬車,其實已經是軸承的一種了,但是任何一個現代人都知道,真正的軸承並不是這種簡易方式的。
為什麼霍剛他們的馬車在道路沒有修建起來之前,零件損壞率極高,就是因為雖然戈壁灘看起來一望無際,無比的平坦,但是因為戈壁灘有不少的碎石,加上現在的馬車都是木質車輪,橡膠什麼的根本就不存在,沒有橡膠減震,這些小石子拉重物,木質軸承的的損耗不快才有鬼了。
高爐鍊鐵已經煉製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從第一爐生鐵出爐到現在,除了少部分生鐵用作於製作鑄鐵之外,其他的大部分生鐵都拿出去製作各種工具了,鐵鍬,犁頭,日常使用的刀具等等。
因為平爐的建造速度很慢,而且平爐需要跟新的高爐一起建造,並且需要用到許多鑄鐵部件,這也是為什麼煉製了那麼多生鐵之後,平爐才終於建造完畢了。
等霍剛趕到的時候,所有人都已經在等待霍剛的到來了,旁邊的幾座高爐已經開始鍊鐵,不過距離鐵水出爐還需要一段時間。
說是平爐,但是平爐也不是建設在平地上的,而是高出地面大概3米左右的高度,下面由耐火磚,混凝土等搭建起來的高臺,平爐在右側,左側緊挨平爐的就是高爐,高爐生產出來的煤氣也透過管道可以直接輸送進入平爐之內。
旁邊高爐的出鐵水口跟比平爐高度高一點,這樣出爐之後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將鐵水倒入平爐當中。
“準備!加料!”
“加料!”平爐所在的位置,孫二他們在不斷的指揮,一臉緊張的看著兩個爐子,高爐他們已經研究明白了,但是平爐還沒有。
此刻平爐裡面已經新增了部分石灰,霍剛告訴了他們原理,但是具體怎麼操作還需要他們來進行。
“鐵水準備出爐!”隨著旁邊高爐的工人一聲大吼,這邊平爐的人立刻開始操作起來,平爐的裝料口開啟,當一車鐵水被裝入鐵水車之後,迅速被人從特製的軌道上面推過來,直接倒入這邊的裝料口。
一車車鐵水不斷的裝入平爐,隨著鐵水裝入,平爐這邊立刻開始壓入預熱的煤氣,進入平爐內部的煤氣遇到鐵水立刻開始燃燒放熱。
當鐵水加入到一定程度之後,裝料口開始密封,其他同樣跟平爐連線的高爐主要是為了提供高爐煤氣,這些煤氣連續不斷的進入平爐內,幫助平爐提高爐溫。
當平爐的裝料口徹底密封的時候,安裝在平爐不同方向的鼓風口開始瘋狂的運作起來,周圍的馬匹快速開始圍繞一個機械轉動,然後帶動鼓風機,這些鼓風機開始瘋狂的向平爐內吹送空氣。
平爐內的溫度立刻開始不斷的爬升。
平爐鍊鋼的速度比較慢,霍剛也不著急,他沒有指望第一爐就出好鋼,他只是知道大概平爐的建造方法,但是平爐和高爐怎麼配合,隨後還會需要這些工匠不斷的改進。
甚至鍊鋼什麼時候需要加入鐵水,加入裡面的石灰和鐵水的比例是多少,霍剛都不清楚,所以孫二他們這一爐純粹是在做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