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六十一 老王 (1 / 2)

王濂?

小九一拍大腿,猛然想起,驚訝道,“你就是老李的大舅哥兒!在潁州劉福通那做幕僚的老王.....王先生?”

不怪小九一驚一乍,上回李善長說了一嘴之後,小九也到處打聽了這個人。不打聽不知道一打聽嚇一跳,這王濂小時候就有神童的美譽,在定遠周圍的地界上可是一號人物。

為人誠孝,待人和氣,樂善好施,聰明好學,明辨是非,有情有義....反正認識的人說起來王濂,用的都是四字成語。

這年頭別小看這樣的名聲,這樣的名聲比真金白銀還難得,從側面代表著一個人的價值,還有一個人的社會地位。

“您不是在劉福通處嗎?怎麼來淮西了?快請坐!”小九虛扶著王濂坐下,“難道,您是來投奔俺常勝軍?”

小九如此的做派,王濂微笑。

李善長在邊上說道,“九爺,正是如此,如今你手下缺少在下妻兄這樣的大才,所以在下連寫數封信,把人給你請來了!”說著,又鄭重的補充道,“在下的才學在大哥面前不值得一提,大哥的學問能力勝我十倍!”

有學問的讀書人,有本事的知識分子自然是越多越好,當下小九學著三國演義裡劉皇叔的造型,拉著王濂的手,正色道,“我何德何能,竟得先生看重,小九不勝感激,不勝惶恐!”

王濂身材偏瘦,面容儒雅,聞言答道,“王某一書生,亂世擇賢主而立。百室在信中寫道,將軍志向高遠,為人胸懷寬廣容納四海,愛惜百姓身先士卒。”

“又常言將軍乃仁義之主,常勝軍所部於百姓秋毫無犯,將軍軍法嚴苛,卻不喜殺人。珍愛百姓,重視民生,常言天下紛亂百姓苦,誓要用刀兵為天下打出一片朗朗乾坤。”

“如今亂世,群雄並起,殺人屠城侵害百姓者不知凡幾。唯將軍仁愛,攻城之後不殺雞取卵,反而放百姓休養生息。”

“又重讀書人,視天下士子為中流砥柱,有求賢若渴之心。濂已到滁州兩日,看遍定遠滁州一府三縣之地,百室所言不虛。將軍之下,士子百姓皆能安居樂業,亂世之中實屬不易。”

“濂不才,為將軍效命,吾所願耳!”

王濂開口就是一堆,半白半文的說辭,弄得小九有些懵,他沒聽懂。

眼神看向李善長,後者微笑道,“在下和大哥說了九爺的志向,為人處事,起兵剛略等,大哥毅然從劉福通處告辭,回鄉投奔九爺!”

其實李善長看著他倆文縐縐的,心裡有些吃味。當初小九讓他入夥的時候,手上血都沒洗乾淨呢,直接喊了一嗓子,老李跟俺幹吧。

現在王濂以來,九爺跟撿到寶一樣。

他給王濂寫信,不但說了小九的為人,和常勝軍的概況。還說了小九的政治綱領,這一點在讀書人心中是很重要的。

小九雖然是造反的,在傳統儒家學子的眼中是賊。可是小九從不說是賊,更不做賊乾的事。

替天行道,殺盡天下不平,還百姓朗朗晴天。

驅逐韃虜,重開中華之地,天下不復四等之人。

還有小九當初震驚他的那句話,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甚至還有小九以後的發展路線,立足淮西坐看天下亂起,擁兵南下佔據未來六朝古地。攜江南財貨,兩淮楚地精兵,再與蒙元一爭長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