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或許還不算什麼。
畢竟無論怎樣,他們都在認真努力的生活,那他們就不應該被可憐,而是應當被尊敬。
可當玩家們看到後文中講述。
他們有大片大片爛在地裡的果子。
並非是賣不出去。
只是因為這些樸素的農民們,一輩子在鄉野農村,甚至為了選擇更適宜的種植環境,將地點選在深山老林。
而這些農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
他們要麼年齡大了,要麼身患殘疾不便,要麼有智力障礙,溝通障礙。
不會使用網際網路,也不懂什麼叫營銷,不懂帶貨,更不會與人斡旋。
目光所及之處,心心念唸的永遠只有那一捧黃土。
他們的瓜果蔬菜唯一對外出售的方式。
就是透過那些做中間渠道的商人,親自開著貨車進入大山,將他們的貨打包批次兜售。
遇到講理的良心中間商,忙碌個一年上頭還算有個盼頭。
可有些無良商人知道他們的果子與蔬菜等不了,也放不了。
就會故意不斷的壓價。
你不賣,那就爛在地裡,有的是人願意賣給我。
你賣,那就按照一兩毛甚至幾分錢一斤的價格出售給我,愛要不要。
而這些幾分幾分收到手的蔬果,流入市場後往往會賣到幾塊甚至幾十塊的價格,其中利潤翻了數百上千倍不止。
哪怕拋去中間經銷商的運輸成本,這從血汗裡硬生生擠出來的利潤仍舊可觀。
更有甚事,如果哪年趕上了某類作物的產量大爆發。
那真的是白送給人,人都不樂意要。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作物成批成批的入泥腐爛。
最終會導致一種非常荒誕的現象在市場上出現。
即,有蔬果需求的城鎮居民們,並沒有感覺到產量大豐收之後,自己購買的價格就便宜了。
相反還會更貴。
與另外一面,那成批腐爛而無人問津的果子,呈現出荒誕的鮮明對比。
“他們需要一個能替他們發聲的渠道,有購買需求的居民,同樣也需要一個物美價廉的官方渠道。如果可以的話,我們頭號玩家願意盡微薄之力,免費為大家提供這個渠道。”
“因為這幾毛錢,我們好掙,而他們不好掙。”刻晉在最終的結語上說道。
一片主題文不算長,短短十來分鐘就能翻閱完。
但女流心中的感觸卻頗深。
尤其是看到那些老弱病殘的農民,已經很努力的在用自己的勞作活下去,但卻吃了老實本分的虧。
以及那些她需要溢價才能買到的新鮮蔬果,卻被這樣無聲的浪費。
原本吵鬧的直播間,此時也安靜了許多。
大家彷彿都陷入了深思,只有偶爾零散飄過的幾條彈幕。
“抱歉,可能是因為家庭條件還算好吧,我之前還有浪費糧食的習慣……說來挺慚愧的。”
“這些農民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幫助的人啊,我看那些網店動不動就打著‘水果滯銷幫幫我們’的旗號,可就像是刻設計師說的那樣,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往往是沒辦法發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