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是說,遊戲整個大分類從來都沒出過劇情向的遊戲。
只不過,在過去這些遊戲都是線性敘事風格。
玩家走一遍,差不多就能瞭解所有劇情。
根本不需要UP專門來製作一起劇情解析。
但《艾爾登》的發售,首次打破了這種局面。
開放世界這種全新的定義,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劇情插入模式——顆粒化。
跟以往過關即可解鎖的碎片化不同。
《艾爾登》的碎片化甚至屬於,玩家只要不認真看,甚至打完都不知道這遊戲到底講了什麼內容。
只知道我在交界地被怪物嘎嘎亂殺,然後一路成長到我能追著怪物嘎嘎亂殺,我很爽很有成就感。
然後我成了艾爾登之王。
然後沒了。
“難道真的沒有玩家在玩過一遍之後,想要了解這遊戲到底說了個什麼內容嗎?”小圓帶著這樣的想法,嘗試性的做了一期環學研究。
結果卻出人意料的受歡迎。
影片釋出一週後,點選量就已經超過500w+
不少看完的觀眾紛紛表示“臥槽?原來是這樣?”、“驚了,這麼多細節?”、“沃日,這個支線在這裡啊……我說我怎麼找了半天”
觀眾的熱捧與催更,讓小圓欣喜不已。
也馬不停蹄的開始趕製第二期,第三期……
由於小圓的影片製作引入了大量的遊戲文字作為佐證,加上製作影片的態度非常用心。
甚至許多沒玩過《艾爾登》的觀眾,將他的影片當成一個動漫去追番了。
看著看著,覺得這遊戲的確還挺有意思。
然後再去入遊戲的,也比比皆是。
“……上回我們說到,褪色者大戰碎星之後,解開了群星的封印。被打入地底的永恆之城也得在群星墜落的撞擊下,被砸開一個豁口,得以重見天日。”
“不過如果你們認為,頭號玩家只是為了開放世界而開放,為了讓玩家體驗到驚喜而做了個地下世界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根據我查到的資料,以及遊戲內部收集到的文字來看。這個永恆之城也藏著秘密,而且是梳理劇情線不可錯過的一環。”
很快,在小圓的娓娓講述過程中。
艾爾登法環的世界觀也開始被他一點點拼出原型。
原本,在交界地的最古早時期。
更像是一個混沌的大熔爐。
熔爐之中孕育而出的生命千奇百怪。
有渾身上下長滿犄角的,也有面向醜陋的亞人。
有各類大型的昆蟲水母等生物,也有面向不一的動物。
甚至還有生出雙翼翱翔於天際的龍族。
所有的種族都棲居在交界地上,信仰也雜七雜八。
有信仰天空群星的,有信仰河流之靈的,信仰雷電的,信仰毒霧的,信仰不朽的。
各種信仰都有。
當然,在那個混沌一片的年代,各個種族對於美醜是沒有概念的。
熔爐賜福平等的對待著每一位生靈,無論是否信仰自己。
都會平等的賜予他們出生,成長,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