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不……
再來一次升龍?
讓對方體驗一下什麼叫做飛一樣的感覺!
樸俊秀與直播間的觀眾是這樣想的,而回放中那位華國玩家也是這樣做的。
只見他一個閃避取消升龍後搖,稍微調整了一下間距之後,細長的太刀在地上劃出半圈,又一次腳尖輕點地面高躍而起。
再接升龍!
閃避!
調整角度。
再接升龍!
妖刀姬此刻的身形就宛若炒鍋師傅那口大鍋中的菜,被一下又一下的顛起在半空中。
直至最後收尾落地時,對方太刀蓄力,百裂斬攔腰將大殘妖刀姬收割。
伴隨著太刀緩緩合入刀鞘,發出細弱的‘咔嚓’一聲。
樸俊秀跟直播間的觀眾們這才回過神來。
頓時,彈幕爆發了。
“這是什麼招數?也太帥了吧!!”
“季滄海是這樣玩的?”
“天才!他是怎麼想到還有這種玩法的?”
“說實話,當我知道季滄海可以用閃避取消升龍後搖的那一刻,我就猜到後面的打法了,這倒沒什麼好吹的。但關鍵是,這名玩家能在短短一週內把這套玩法研究明白,屬實難得!”
“但問題是,這樣會不會導致遊戲不平衡啊?這可是無限連啊!動作遊戲都很忌諱這一點。”
“別傻了小子,《永劫》其他英雄的技能也不是吃乾飯的,迦南的大招我沒記錯的話,是可以被擊狀態下使用並且逃走的。但季滄海大招結束後就沒辦法這樣玩了吧?所以我覺得還行啊。”
“天海的金鐘罩受擊狀態下也能使用,然後落地變大佛。”
“妖刀姬F3也行。”
“寧紅夜大招能打斷季滄海吧?”
“有反制手段的話,這看起來就有點意思了啊!先後放技能的順序都挺重要了。”
“那麼問題來了,胡桃好像沒有反制手段!”
“誰來幫幫胡桃?”
似乎沒有人打算幫胡桃。
大家反而跑去熱議這款遊戲的設計師了。
“好傢伙,連技能互換也是博弈的一環嗎?這設計師在製作遊戲的時候到底安排的有多細啊?”
“我已經開始好奇這款遊戲背後的設計師了,他腦子是怎麼長的?能設計出這麼好玩的遊戲!”
“贊同,本人《重振武林》深度玩家,這一週碰了《永劫》之後再沒上過《重振武林》,兩個遊戲差距不是一星半點的大!以前是沒有對比,現在誰還玩《重振武林》?”
“越玩《永劫》越感覺這遊戲對於華國武俠風的還原度真的很高!在這遊戲裡,你可以體驗飛簷走壁,還能在湖岸上用鉤索抓住敵方,一路衝刺到他面前時,來一把輕功水上漂!各種武學門派花樣百出!”
“匕首遊鬼魅,長劍藏鋒芒,太刀舞輕盈,闊劍展壯雄,長槍如游龍!各家兵器之長,感覺都在這款遊戲中有著很好的詮釋!”
“這才是我心中的正統武林啊!”
“不說了,被你們說的心癢癢,我要去上號振一把了!”
好的遊戲,自然會逆轉玩家的口碑。
而好的操作,也會被廣大玩家所爭先恐後的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