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每一屆圍棋錦標賽,漢國、扶桑、以及東夷三個圍棋強國,都會在賽前一天,舉行一次聯誼會。
聯誼會上有一個保留節目,那就是讓三國參賽選手舉行一次友誼切磋。
而且切磋的並非棋藝,而是武功。
這個習慣有點奇怪,圍棋跟武功好像根本不挨著呀!
其實此事是有原因的。
二十年前的一次錦標賽,三個圍棋強國在賽前舉行了一次聯誼會。
在當時三個國家的頭號種子選手棋藝水準都差不多,相互間的較量各有輸贏,誰也不敢說能在賽場上穩贏不輸。
更湊巧的是,漢國跟扶桑國的頭號種子選手全都練過武功,而且武功相當不弱。
另外東夷國的頭號種子選手雖然不會武功,但東夷國的二號種子選手武功卻是相當強悍。
結果在聯誼會上,不知怎麼的,就從棋藝扯到了武功上頭。
當場較量下來,東夷國的二號種子選手,居然打敗了漢國跟扶桑國的頭號種子選手,而且打得這兩人鼻青臉腫。
當然了,東夷國的二號選手也沒佔到多大便宜,同樣在正式比賽日,帶著一臉的烏青上了場。
可問題是人家只是二號選手,東夷國的頭號選手卻完美無缺。
結果東夷國的頭號選手,就仗著完美的心態,將鼻青臉腫的漢國跟扶桑國的頭號種子選手打得一敗塗地,一舉奪得那一屆的錦標賽冠軍。
鼻青臉腫的漢國跟扶桑國頭號種子選手,卻落得個被人恥笑。
東夷國無論是綜合國力還是國土面積,都是三個國家中最弱的,而今居然在武道跟棋藝上雙雙碾壓漢國跟扶桑,卻讓這兩個國家的參賽選手們如何能夠心服口服?
因之到了下一屆的圍棋競標賽,三個國家再次組織聯誼會,根本不說太多廢話,直接開始武功交流。
最終漢國選手大出風頭,不僅在聯誼會上打得扶桑跟東夷的幾個種子選手鼻青臉腫,之後的圍棋競標賽,也是由漢國選手奪得冠軍。
一來二去,三個國家的賽前聯誼會,就成了一個保留節目,而且還成了錦標賽冠軍最終花落誰家的一個風向標。
或許是因為在聯誼會上武道比試中獲勝的那一國選手更受激勵,也或許根本就是湊巧,反正兩年一屆的圍棋錦標賽,從二十年前到現在整整十屆,有九屆冠軍,都是被聯誼會上武道比試獲勝的那一國選手奪走。
唯一的例外是上一屆錦標賽。
當時漢國國家隊因為沒有武功高強的參賽選手,所以將丁凰丁鷹姐弟倆請了過來。
這姐弟倆的棋藝在武道界赫赫有名,但跟真正的棋壇高手相比,還是差距不小。
結果那一屆的錦標賽,丁凰丁鷹姐弟在聯誼會上大出風頭,打得扶桑國跟東夷國幾個會武功的選手狼狽不堪。
但在正式的圍棋比賽中,丁鷹在預選賽就被淘汰,丁凰則勉強殺進三十二強。
而上一屆的錦標賽冠軍,也未能落入漢國選手手裡,漢國頭一號種子選手徐迎春,敗在了已經獨霸棋壇好幾年的東夷小棋神手裡。
聯誼會上武道取勝,就能奪得錦標賽冠軍的魔咒,也因此被打破。
而漢國參賽選手,也因此遭受其他國家的無情嘲諷,說他們練武很厲害,棋藝卻差勁,那為什麼不乾脆去專練武功算了,何必要在棋壇混飯吃?
為此上一屆的漢國戰隊總領隊,被相關領導一頓狠批,說他不務正業,圍棋賽就是圍棋賽,專門找兩個武功高的濫竽充數有什麼用。
就連丁凰跟丁鷹姐弟倆,也因此被人嘲笑很久。
而今葛漣漪突然提到這個,還專門點明說孟浩“跟丁師姐一樣”,固然是為了擠兌孟浩,但其實也有嘲笑丁凰的意思。
把個丁凰氣得瞬間翻臉,起身便要教訓教訓葛漣漪,葛漣漪明知不是她的對手,卻咯咯一笑,躲在了董領隊身後。
董領隊愈發陰沉,冷笑說道:“怎麼著丁凰,你想跟我動手麼?那你動手試試看!”
董領隊不僅棋藝高超,武道修為也是不凡。
只可惜他年紀太大,在他縱橫棋壇的時候,三個圍棋強國還沒有形成聯誼會上交流武功的習慣。
也因此他常常感慨,如果他能年輕幾十年,必然可以在武道跟棋藝上,雙雙戰勝扶桑國跟東夷國,取得兩樣大豐收。
如今他已是宗師境的高手,這一次被相關領導請了出來,正是因為上一屆錦標賽漢國隊鬧了個大笑話,相關領導希望他這位棋壇武道雙宗師,能夠起到壓倉石的作用,不要讓去年的歷史再次重現。
這就是他明知丁凰背景驚人,依舊敢對丁凰毫不客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