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就不用像初一那樣有那麼多禁忌了,不過也要早起的,當然也儘量避免吵架。
大過年的,都要和和睦睦的。
初二,習俗裡,這一天,是嫁出去的女兒回門探親的日子。
新婚的三年,每一年都要回去,而且孃家還要派兄弟姐妹親自去婆家接。
回滿三年後,就不用去接了,回門什麼的,也就全靠自己的意願了。
就是一句話,愛回不回,不回拉倒,不強求了。
不過作為父母,還是每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回來,一家人團團圓圓的。
那些遠嫁的,一年到頭,都沒有機會回幾次家,有時候甚至一次都沒有。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收回來,難啊!
“媽,你回外婆家嗎?”剛起床,李若瑩就找她媽討論這個問題去了。
她媽倒是嫁得近,平日裡有事沒事都可以回。
“不知道,問你爸去,他讓回就回。”張艾琳也不是特別想回了。
這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後,顧的都是自己的家,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在往孃家跑。
加上兄弟姐妹都成家了,有時候跑著不方便,這也是為什麼說,越長大,越孤單。
長大了,不僅責任大了,心也定了,很多事,也變了味。
“爸,回去嗎?”李若瑩倒是想回去,平日裡她都在外飄蕩,這好不容易,過年有時間了,她想回去看看外婆外公。
小時候,外公外婆對她可好了,至於爺爺奶奶嘛,過兩天在去看也不遲。
“你想回去啊?”女兒如此積極,怕是自己想回去。
“想啊,我都有好幾個月沒見到他們了。”李若瑩雖然長大了,可小時候誰對她好,她還是記得的。
她想趁他們還在的時候多儘儘孝,不讓自己留下什麼遺憾。
畢竟人老了,誰知道什麼時候就不行了,她可不想遇上那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情況。
“那就去吧,不過等午飯過後吧,你姑姑她們也說要回來。”
“那好吧!”李若瑩表示沒問題,反正能回去就行了,今天不行,明天也可以的。
總之只要趕在她去上班之前就可以了。
早飯過後沒多久,李若瑩的三姑六婆們果然回來了,因為去爺爺奶奶家需要經過她家,所以就在家裡歇了歇腳。
“一年沒回來,房子都翻新過了呀,傢俱也都是新的,投了不少錢吧,看樣子這兩年小瑩在外面沒少掙啊!”
幾個親戚參觀了一圈,品頭論足。
“也沒多少,還借了一些,這不裝修也不行,都漏雨了,要是遇上暴雨,擔心會倒。”
李明的說法雖然誇張了些,可也給了個合理的理由。
“也是啊,這弄好了,好幾年不用在動工了,差點錢也沒關係的。”
李若瑩的大姑開口。
“嗯,是這個理。”李明順勢就接了下去,蓋房子一分沒差還有剩餘,他可不打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