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皇帝就讓他在戶部整幾個貪官以儆效尤。
陳逍本來還想著,那戶部尚書開刀。
結果誰知道,他上司,金部司郎中和員外郎就先貪汙上了。
而且,他們兩個貪汙,居然不帶上作為金部司三大主官之一的陳逍。
不帶著陳逍貪汙也就算了,丫的居然還貪汙到了陳逍的頭上。
這,陳逍怎麼忍?
所以就準備拿金部司郎中和員外郎開刀了。
他把鹽稅賬本拿起來,看了眼金部司郎中和員外郎後,就直接轉身離開。
郎中和員外郎急了,貪汙是事實,他們若是被陳逍查出了貪汙,事情就嚴重了。
於是趕緊要去阻攔陳逍,然而,陳逍卻什麼也不聽,直接帶著小吏,離開了戶部。
郎中和員外郎趕忙去找戶部尚書和兩位侍郎。
而陳逍則是按照賬本上的記錄,一家一家去找那些鹽商,問他們究竟交了多少鹽稅。
這一問下來才知道,丫的,每一個鹽商交的稅,都比記錄上的多的多。
甚至,基本上實際交的鹽稅,都是比記錄上去的鹽稅多幾倍不止。
大概算了一下,就這半個月,收了兩百家鹽稅,平均每家交了一百兩,共計二萬兩鹽稅。
賬本上記錄的平均每家二十兩稅,共計四千兩。
實際交了二萬兩,減去賬本上記錄的四千兩,還有一萬六千兩銀子,哪兒去了?
陳逍把這賬算清楚後,直接驚呆了。
半個月,光鹽稅,貪汙一萬六千兩,這尼瑪膽子這麼大?
這還不算鐵稅、茶稅等等。
另外,如果人丁稅和商稅這些,也有人貪汙的話,何其可怕?
陳逍覺得,這已經不是自己被貪汙,已經不是皇上讓他查貪汙這麼簡單了。
這樣可怕的貪汙,已經是如蛀蟲,在食國之根基呀!
所以,陳逍必須查,一查到底。
不僅僅是鹽稅!
第二天,到了主事堂,他就立馬開始,把茶稅鐵稅這些找出來,一個一個的按照上面記錄的商家,去走訪調查。
最終發現,鐵稅實際和記錄,相差五千兩。茶稅實際和記錄,相差四千兩。
這三個稅,共計相差二萬五千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