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組很有想法。
為了讓節目更火。
他們在挑選孩子的時候,很是花了一番功夫。
那就是城裡的富孩子,都是一些問題少年。
厭學、曠課、抽菸、喝酒、打架、網癮。
個個家庭環境優渥。
有著最好的教育條件。
名校、重點學校、貴族學校。
但是偏偏不學無術、不務正業。
一把好牌打得稀爛。
就是大家眼中那恨鐵不成鋼的二世祖。
爛泥扶不上牆的。
所以說,他們到鄉下,與其說是去交換身份。
不如說是去接受勞動改造的。
或者說是流放更適合。
而農村的窮孩子。
則是個個好學、努力、上進。
可條件太差了。
簡陋的學校,漏雨的教室。
但條件再艱苦,這些孩子也要堅持學習。
哪怕走幾十裡的山路。
哪怕一個本子正面用完用背面。
於是觀眾看這樣的節目。
就會出現又愛又恨的情緒。
覺得城裡的孩子太不爭氣。
覺得農村的孩子讓人心疼。
於是話題度就上來了。
然後在節目結束。
當然都會有一些改變。
比如城裡本來頑劣不堪的孩子,經過了山裡的教育。
都變得淳樸了許多。
懂禮貌了,愛學習了。
而山裡的孩子。
剛到大城市,都是緊張、侷促、不安的。
雖然學習好,但都沒什麼見識。
他們不懂網路,不認識車標。
不敢坐電梯。
沒見過這麼多的高樓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