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們看一些老電影。
看到裡面的黃土路、低矮樓房,都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似乎覺得這都是歷史了,可以當成文物,只能夠回憶了。
但實際上。
當你在摩天大樓裡面,在用5g訊號玩網遊的時候。
有的村子還沒有通電。
真正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天色一黑,漆黑一片。
很多村子別說自來水了,連井水都沒有。
想要喝水,只能走幾里路,去河裡挑水。
有的村子,全村都沒有一臺電視。
別說手機,連座機都沒有。
全村裡唯一的電器,就是老槐樹上綁著的大擴音喇叭。
有的村子幾乎與世隔絕。
山深路險。
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牛車。
就拿孟老館長來說。
他感觸最深的,是他去過的一個村子。
那個村子,其實已經不算是最貧困的了。
最起碼,村民們的生計還是有保證的。
但孩子上學是一個大問題。
之前孩子都是在村裡的小學上學。
村裡的小學,是從前的一個祠堂改建的。
老師非常短缺。
因為這裡條件太差,太偏僻。
沒有正式的老師願意來這裡。
所以很多年,就靠著幾個民辦教師和一些支教的大學生在苦苦支撐。
所以這裡的學生,想要學的多好,是不現實的。
後來,上面提出並校。
就是把一些鄉村的學校撤銷,讓學生集中到鎮裡上課。
鎮上學校的硬體條件更好,設施也更完備,老師的質量也相對提高。
這似乎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村裡的學生從村裡到鎮上,沒有公路,沒有公交車,更沒有校車。
只有山路,只能靠走。
大人要走三個小時。
孩子要走五個小時。
所以學生上學,凌晨三點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