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協剛剛攻下安平國的同時,洛陽卻是發生了一件能夠極大推動歷史程序的事情。
在得知劉協一行人在冀州發生的事情之後,一時之間渤海王劉協對於何進的威脅卻是暫時沒有了,於是何進也趁著這個間隙,將自己的矛頭全部指向了宮中的宦官。
當日,當何進與眾人一同商議的時候,何進再次提到了依仗外兵的事情。
畢竟上一次雖然張揚兵敗身死,但是張揚到來之後給何進所帶來的局勢轉變也是何進也是看在眼裡的。
所以這一次一碰到眼前的難題,何進便潛意識想要尋求外兵的幫助。
正在何進與眾人商議之間,之間座上一人挺身出道:“宦官之勢,起自衝、質之時;朝廷滋蔓極廣,又怎麼能全部殺盡?
如果這件事一旦洩露了,那麼必然會有滅族之禍,還請大將軍審慎對待。”
何進看過去,不是別人正是典軍校尉曹操也,何進不禁叱道:“汝小輩安知朝廷大事!”
雖然嘴上說的大義凜然,實際上何進卻是心中卻是焦急萬分,因為先前得到訊息,宦官們有冊立渤海王劉協的意思。
所以說對於太子劉辯登記的事情多番阻撓,一直拖到現在,此時渤海王劉協已經被困在冀州,正是冊立太子劉辯登基的好時候。
聽到何進之言,曹操卻是不服道:“今日之計,先宜正君位,然後圖賊。”
何進這次倒是沒有挖苦曹操,顯然曹操跳出來的很是時候:“誰敢與吾正君討賊?”
見到自己的老對手曹操適時的跳了出來贏得了何進賞識,不由心中嫉妒,現在見到這個機會,哪肯放過?
只見此人挺身出道:“將軍只需給我精兵五千,就可以斬關入內,冊立新君,盡誅閹豎,掃清朝廷,以安天下!”
何進不由的看將過去,乃是袁紹,何進頓時大喜,這個時候得到袁氏子弟的支援,顯然非常重要。
遂點御林軍五千,只見袁紹全身披掛,一副威風凜凜的樣子。
何進則是帶著何顒、鄭泰等大臣,相繼而入,拉著劉辯強行登了基,百官呼拜已畢。
見到此情景,袁紹接著對著何進建議道:“中官結黨,不如我們今日乘勢盡誅之。”
張讓等聽說之後不由的大駭,慌忙跑進宮中對著何太后哭訴道:“當初設謀陷害大將軍的,只有蹇碩一個人,跟奴婢們並不想幹哪!現在大將軍聽袁紹之言,欲盡誅臣等,乞求娘娘憐憫!”
何太后被張讓等人所騙,於是說道:“你們不用擔心,本宮自然會保你們的性命的。”
傳旨宣何進入宮,和太后暗中對何進所言:“我和哥哥出身寒微,如果不是張讓等人的幫助,又怎麼能夠享此富貴?現在蹇碩不仁,既然已經被哥哥所殺,你又何必聽信別人讒言,要將宦官們趕盡殺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