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文若也是這麼認為的嗎?”聽到荀彧之言,劉協一臉意外地看著荀彧,顯然荀彧的看法有些出乎劉協的意料。
只見荀彧點了點頭解釋道:“主公雖然此時手中持有傳國玉璽和傳位昭書,但是能否發揮作用是一個問題。”
“主公只需將詔書和玉璽拿在手中,洛陽城中莫不追隨!”聽到荀彧的解釋,樂進卻是有不同的觀點,頓時說道。
聽到樂進之言,荀彧頓時笑了,就連與荀彧持不同觀點的徐庶卻也是笑了。
“怎麼了?俺說得哪裡不對嗎?”見到眾人都笑自己,樂進有些尷尬地撓了撓後腦勺,有些不知所措地問道。
“文謙太過孟浪了,主公在洛陽城中毫無根基,原先能夠依仗的董氏一族此時都已經被何氏兄妹全部控制了起來。
而在此情形知悉,即便是主公手持傳國玉璽和傳位詔書在洛陽城中振臂一呼,雖然倒也不是沒有一人相應吧,但也絕對不會是應者雲集。
到了那個時候,主公就完全成為了何氏兄妹的靶標,只剩下圖窮匕見了。”這時,徐庶卻是意外站了出來解釋道。
“元直這是改主意了嗎?”聽到徐庶之言,劉協不禁開口調侃道。
聽到劉協之言,徐庶不禁回應道:“主公,非是吾改了主意,只是吾知曉奉孝他們的顧忌是什麼罷了。
他們所顧忌的也並不是沒有道理,可是吾總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若不抓住的話,今後主公何時才能夠再次有榮登大寶之良機呢?”
聽到徐庶之言的劉協,心中頓時瞭然,原來這徐元直在想這個。
“元直兄,雖然眼下看起來是一個好機會,但是不代表將來不會再有比這一次更好的機會了。
在這件事情上面,任何行事都需要慎之又慎,否則一個不慎就會萬劫不復。”聽到徐庶之言,這時郭嘉也開口向徐庶勸慰道。
“不錯,孤的意見與奉孝他們是一致的,在是否將傳國玉璽示人從而奪取皇位這件事情上面,孤採取保守的舉措。”這時,劉協終於表態了,順著郭嘉的話附和道。
“主公...”
聽到劉協之言的徐庶卻是一驚,正準備再勸解些什麼的時候,只見劉協舉起了自己的手阻止了徐庶接下來要說的話。
“元直,孤知道你要說什麼,但是你的這條建議當中多少有一些冒險的成分在裡面。
茲事體大,孤還是需要從長計議,先將基礎打牢了再說。”只見劉協搖了搖頭道,語氣當中透露出了無比的堅決。
實際上在劉協的心中,卻是在暗自嘀咕著,之所以劉協不一了百了將傳國玉璽等拿出來,最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源於劉協內心當中最深層次的計劃,那就是打擊門閥士族勢力。
在這個年代裡面,門閥士族的勢力實在是太過於強大了,即便是強如皇帝有時候也是不得不依仗他們的。
這也造成了東漢末年大廈將傾的時候,門閥士族成為了壓倒大漢朝廷的最後一根稻草。
從之後的兩晉就能夠看得出來,門閥士族對於政治的影響是何等的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