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渤海王殿下!”這時,站在太子劉辯一旁的一名中年男子卻是上前向劉協行禮道。
緊接著,在中年男子的帶動之下,在場的所有人都向劉協行起禮來。
“你認得孤?”見到此人似乎在朝中的影響力頗大,劉協心中驚訝了一下,緊接著問道。
“先前渤海王在城門一跪,天下盡知,老夫又如何會不知道?太子殿下,你當以渤海王為榜樣也。”只見中年男子一邊說著,一邊卻是轉身教導起了劉辯。
而出乎劉協意料的,只見劉辯聽到中年男子之言後,卻是恭恭敬敬回應道:“謹聽老師教誨。”
看到這一幕的劉協卻是有些新奇,沒想到太子劉辯竟然這麼聽眼前這中年男子之言。
“不知先生是?”既然貌似是劉辯老師的模樣,劉協頓時也尊稱其為先生了,不禁問起了中年男子的來歷。
聽到劉協之言,只見中年男子微微一笑,似是自言自語道:“也難怪,殿下在洛陽的時候年歲還小,平日裡也極少出長樂宮,不知道微臣也是正常的。微臣名叫袁隗,官居太傅一職。”
聽到袁隗的自我介紹,劉協卻是暗暗吃了一驚,沒想到眼前的這個中年男子就是袁隗。
說實話在後世對於三國的瞭解當中,袁隗的存在感並不高,唯一讓大家記住的無外乎是由於袁紹的起兵,讓一怒之下的董卓將袁隗一家老小全部抓起來剁了。
但是實際上劉協卻是知道,這袁隗可是個了不得的傢伙,太傅一職有別於太尉、司徒、司空這“三公”,相比於“三公”來說,太傅更像是一個虛職。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虛職,沒有做過“三公”之一,且沒有一定的威望和能力的話,是不可能被授予的,可以說太傅是“三公”的升級版。
當然,這是在朝廷鼎盛的和平時期,太傅這樣的職位才會被垂涎,若是戰亂時期,自然是沒有“三公”的含金量高了。
但是現如今,雖然大漢已經風雨飄搖,黃巾起義遍地,但是終究勉強還算是和平時期,所以太傅的含金量還是可以的。
況且,袁隗出自的可是東漢兩大超級家族之一的袁家,有這樣雄厚的家族勢力做後盾,即便是身居太傅這樣的虛職,袁隗的腰桿也要比一般的太傅要硬的多。
搞清楚了眼前之人的身份,劉協的態度卻是也正視了一些。
而緊接著,在袁隗的介紹之下,袁隗身後的另一人卻是也引起了劉協的興趣。
那就是出自東漢末年兩大家族之一楊家的太尉楊彪,只見楊彪的年紀比之袁隗要稍稍年輕一些。
而同為袁家的位列“三公”之一的司空袁逢,因為輪換的關係,此時並不在守靈大殿,劉協並沒有見到。
“殿下,既然來了,就為先皇上柱香吧!”這時,太傅袁隗卻是開口道。
聽到袁隗之言,劉協點了點頭,只見劉辯卻是上前,將蠟臺之上的香燭拿了四根,點著之後來到劉協近前遞給了劉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