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來人走了進來的時候,眾人當中不時發出了驚訝之聲。
而當劉協看到二人中的其中最為年輕的文士的時候,眼中閃過一絲驚色,緊接著“噌”的一聲便從座位之上蹦了起來。
“奉孝?你讓孤等得好心焦吶!”劉協一邊說著,一邊走下臺階,直接便握住了郭嘉的雙手。
“殿下,別來無恙!”見到劉協絲毫不在意別人眼光的樣子,郭嘉心中感到道。
“當然無恙,一路走來孤聽信你之計策,一‘明’到底,雖然中間也有一些小波折,但總體上還是一切順利的,這多虧了孤臨別洛陽時奉孝之計策。”見到郭嘉,劉協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與郭嘉促膝長談了。
“某不過是略微提點殿下一二罷了,殿下一路走來的事蹟吾也聽聞不少,吾之計策不過是拋磚引玉罷了,殿下一路上之智勇才是關鍵。”聽到劉協的誇讚,郭嘉臉上沒有絲毫驕傲的神色,反倒是搖了搖頭謙虛地說道。
正當此時,劉協卻是也注意到了郭嘉身旁的文士,見其同樣器宇不凡。
更何況能夠與郭嘉一同前來,定然不會是什麼弱者。
“這位是?”這時,劉協卻是向郭嘉問道。
聽到劉協的詢問,只見文士卻是自我介紹道:“在下荀彧,字文若,此次......”
“什麼?!”
荀彧還未說完,劉協便立時驚呼了起來,把站在劉協對面的荀彧也給嚇了一跳。
“殿下,有什麼不對的嗎?”看到劉協如此大的反應,不僅是當事人的荀彧,就連在場的眾人也都驚訝了起來。
今日前來的兩個文士,都是一副看起來年紀不大的樣子,但是就是這兩個年輕人,竟然能夠值得殿下曲節下交,當真不可思議。
“足下可是出自潁川荀家?”這時,徐庶卻是開口向荀彧問道。
聽到徐庶之言,荀彧不禁回答道:“想必兄臺就是徐庶徐元直了吧?久聞大名,不才正是潁川荀家荀彧。”
“文若兄竟然也知道吾?”聽到荀彧之言,徐庶卻是有些驚訝道。
“那是自然,元直兄當年求學潁川的時候,在下曾經與兄臺有過一面之緣,不過未曾交談過罷了。”見到徐庶驚訝的樣子,荀彧笑著說道。
“荀友若是你何人?”這時,田豐卻是好奇地向荀彧問道。
“吾喚友若為四兄。”聽到田豐的詢問,荀彧頓時答道。
“哦,原來如此,潁川荀氏,果然名不虛傳。”聽到荀彧的回答,見到荀彧進退有度的樣子,田豐不禁感嘆道。
“奉孝與文若此來可是?”這時,見到眾人說得差不多了,劉協不禁有些迫不及待地問了起來。
“殿下,可還記得那日洛陽城外的暢談乎?”聽到劉協的詢問,郭嘉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徑直向劉協問道。
聽到郭嘉的詢問,雖然郭嘉沒有直接說同意與否,但是從其言語當中,已經表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