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之言,下官恕難從命!”即便劉協如此說,倔強的陳宮仍舊堅持己見道。
而徐庶這時也看了過來,那樣子彷彿有些幸災樂禍,彷彿在說:陳宮若是不答應那我也不答應,不能總欺負老實人。
劉協將一切都看在眼中,開口道:“公臺莫不是有什麼難處?”
為了與陳宮拉近距離,劉協直接將稱呼從“陳縣令”變成了“公臺”。
見到劉協並沒有想象之中被自己反駁的暴怒,反而是一副什麼都沒有發生的模樣,陳宮心裡暗暗稱奇道:
“殿下,下官沒有什麼難處,只不過下官既然身為中牟縣令,那就有治理中牟的責任。
下官乃是朝廷委命的官員,必須要履行朝廷賦予下官的責任。”陳宮一席話說得義正言辭,讓旁人都有些不太好勸說他。
不過這一點卻是為難不了劉協,只聽劉協說道:“意思是你只聽朝廷調遣對嗎?”
聽到劉協所言,陳宮遲疑了一下,答道:“是的。”
聽完陳宮所說,劉協瞭然於胸道:“那你更得跟孤走了,孤這就向朝廷傳訊讓你跟孤去渤海。”
“殿下,這恐怕不好吧?”聽到劉協所言,陳宮一陣愕然,沒想到劉協想一出是一出,對帶自己走如此的執著。
“有什麼好不好的,就這麼說定了!叔至!”劉協滿不在乎道。
“末將在!”陳到聲如洪鐘,震的在場的許多衙役都捂起了耳朵。
徐庶和陳宮在見到陳到之後,眼中頓時露出了一抹異色。
識人之術是為人謀主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而不管是徐庶還是陳宮,看到陳到之後自然能夠看得出陳到身上所具有的氣質。
有些陳到這樣的收下,那這位渤海王會是普通人嗎?
這樣的疑問同時出現在了徐庶和陳宮的腦海之中,對於劉協二人或多或少都有了一些猜測。
“派人前去洛陽,找到驃騎將軍董重,就說是孤說的,要一份陳公臺的調令。”劉協向陳到安排道。
“諾!”聽到劉協的命令,陳到向身邊人耳語了一番,其人緊接著便迅速離去。
看著此人的離去,陳宮只能嘆息一聲。
至於劉協之所以會安排人去找董重,是因為董重畢竟是驃騎將軍,雖說是個軍方的將領,但這樣的小事還是能辦了的,而且也很樂意辦。
“公臺,孤那兩千軍馬可安置完畢?”這時劉協對著陳宮問道。
陳宮頓時回應道:“方才下官已派人在城外五里處迎接殿下的大軍,同時也安排人手籌集吃喝給軍隊送去了。
看時候此時應該也籌集的差不多了,稍後就送過去。”
聽到陳宮行雲流水的回答,劉協滿意地點了點頭,就喜歡跟聰明人打交道。
“公臺、元直今日還有什麼事嗎?”劉協向陳宮和徐庶二人問道。
二人互看了一眼,然後同時搖了搖頭。
“那好,不若同孤一起前去軍營,讓爾等見一見孤的軍隊,你們二人也提一些意見建議。”
聽到劉協所言,二人只好應允。
眾人來到城外,還未近前就見到幾騎人馬賓士而來,遠遠便吼道:“來者何人,軍營重地閒雜人等迴避!”
只見陳到躍馬而出道:“跟幾位將軍說,殿下回來了,速速讓他們整軍,殿下要進行檢閱!”
上前的軍士自然認得陳到,趕忙道:“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