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皇后還是對劉協出手了,不出手則已,一出手驚人。
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將劉協赴任渤海的事情給敲定了,雖然在這途中遭遇了董氏一族的強烈阻擊,但是這一次何氏一族似乎決心異常強大,似乎即便拼個魚死網破也要將劉協給送走。
見到何氏一族如此地決絕,董氏一族在最關鍵的時候選擇了猶豫退縮。
洛陽城中,何進的勢力則是已經穩步掌控,董氏一族雖然有心想要爭奪,但現如今的情勢卻是勢比人強。
暗地裡各方勢力暗潮洶湧。
尤其臨行前,董太后還假惺惺特意囑咐劉協,此去渤海乃是臨時做給何皇后等人看的,等這邊積蓄足夠實力後就會讓劉協回來。
你丫的幹不過何氏一族就幹不過唄,說得好像是圍魏救趙似的。
不過對於董太后的囑咐劉協卻是絲毫沒有放在心上,要知道自己還巴不得趕緊出去呢。
外面天高任鳥飛,加上自己渤海王的身份那還不是想幹嘛幹嘛,留在洛陽沒有任何勢力的自己只能是各方勢力爭權奪利的棋子。
劉協此次直接將尚在西園軍中的徐榮、丁原和董重麾下的樂進全部徵召了回來。
經過了一段時間軍旅生活,再次見到三人的劉協很是欣喜,因為在他們的身上劉協看到了很大的變化。
而且三人按照劉協的指示,嚴格要求手下之人,練出了一支大約百人的骨幹隊伍,此次劉協徵召三人的時候,三人都各自將這段時間以來的發展的骨幹力量都拉來了。
要知道戰場之上,除了主帥和士兵意外,中間層的骨幹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甚至直接決定著一場戰爭的勝敗。
為了劉協的安全著想,也防止何進等人暗中謀害劉協,董太后同意讓董重派出兩千軍士與劉協隨行。
兩千軍士讓原本兵就不多的董重著實感到肉疼,但是無法,若是劉協真個出了什麼事,自己恐怕連給這兩千兵的資格都沒有了。
董重雖然不願但也無可奈何。
對於董太后的關心,劉協自然是來者不拒了,這兩千人跟著自己前去渤海,手裡有兵腰桿子自然也會硬上不少。
興高采烈地跟著董重去到城南大營之中,劉協卻是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只見大白天的大營之中沒有守衛也就罷了,竟無一人披甲,大多數都是赤著膊,三五成群席地而坐,不時傳出了陣陣喝彩聲,定睛看去卻是圍在一起賭博。
也許是看出了劉協臉色的變化,曾在這裡待過一段時間的樂進悄悄在劉協耳邊低語了幾句,劉協頓時瞭然。
“驃騎將軍,你莫不是在捉弄孤不成?”劉協對著董重說道,顯然看到眼前這一幕很是不滿。
“哎呀,協弟你誤會了,誤會了...來人!還不讓他們給老子站好?!”被劉協這麼一問,董重此時臉上也著實有些掛不住了。
好歹也是驃騎將軍,雖然沒有帶過兵打過仗,但是軍紀如此渙散實在有些說不過去,打得可也是自己的臉。
董重此時將怒氣都撒到了眼前這群不長眼的軍士身上。
洛陽的軍士大多未曾打過什麼仗,很多也都是一些達官貴人家的子嗣硬塞進來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更何況京畿重地,即便是這些年來鬧騰得最兇的黃巾軍,也被各州刺史控制在了自己的轄區內。
這也就造成了洛陽的軍士,裝備福利最好戰鬥力卻是最差的現象。
經過軍官們的呵斥,很多軍士方才穿上鎧甲,有的是披著有的甲冑竟然都穿反了。
睡眼婆娑的不在少數,還有許多腳步虛浮,顯然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
看到眼前的這一幕,樂進已經習慣了,可是徐榮、丁原、陳到三人卻是第一次見,不禁皺了皺眉頭。
與此同時卻是一臉同情地看了看樂進,顯然沒想到樂進這段時間待的竟然是這種地方,比西園軍差的何止千里?
劉協在心裡也不由感嘆,有軍隊如此何愁大漢不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