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給的這個條件,有一定的誘惑力,但這種誘惑是有上限的,對於那些只想過日子的人來說,這種穩定的收入才是他們想要的,但對於稍微有些野心的人來說,這個條件,顯然不符合他們的胃口。
對於這些人的想法,陳陽一點也不在乎,畢竟這口吃的是政府給出來的,你野心再大,那也要有上桌的機會才行。
你要是嫌政府給的東西難吃,那也可以,要麼自己偷偷摸摸開小灶,但是隻要被發現,那光是各種處罰就能夠讓你悔不當初;或者乾脆把碗砸了,硬氣一點,衝著這些人吼一句,大不了爺不伺候了,離席走人,再不吃這碗飯了。
但是這些人大多都已到中年,拖家帶口的,想要改行,哪有那麼容易,萬一失敗,那就把自己的家庭拖入了深淵。
所謂江湖越老,膽子越小,不是膽子小了,而是肩頭的責任重了。
“肅靜!”陳陽開口止住了有些喧囂的會場,“要是對這個方案不滿意,還有第二個方案。”
陳陽繼續說道:“另外一種,就是我們會分出一部分股份,大家共同持股。享受分紅,但是工資按照市場水平走。”
有了選擇和比較,腦子快的人已經開始在算哪種選擇錢更多了,但腦子更活泛的人卻是關心,就算是共同持股,每年又能拿出多少利潤來分紅?
這些人多多少少也算是老闆,自己再怎麼也有個小廠,有的人第一年就只有三四臺機器,但是第二年就會拿出一部分的利潤來,再添夠更多的機器。
而政府現在規劃的這個大的工廠,只要市場足夠,那前幾年勢必每年都要進行擴張,每次的投入那肯定就不是一筆小錢。
企業花的錢多了,他們分的錢自然就少了,而且政府雖然給他們分股份,但肯定不會給他們決策權,就算是給他們決策權,難不成他們還敢和那些人唱反調?
也就是說,陳陽說的兩種方案,就像是小時候的數學課本上那個經典的坐出租的應用題,究竟是按公里數算錢划算,還是按起步價算錢划算,這特麼現在竟然成了個現實問題。
不同的是,題目上會把各項條件列出來,而在現實中,他們需要考慮的因素會更多,政府究竟會不會按照承諾分紅?劃分給他們共同持股的股份又是多少?他們這些人共同持股,到最後又該怎麼分這筆錢?
這些隱藏的條件,漸漸地就成了這些人討論的主要問題。
而隨著這些問題被提出,座談會也就隨之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
就在他們激烈討論的時候,在後排的陳陽心裡卻是高興壞了,只有現在提出更多的問題,才能避免以後的麻煩。
所謂有言在先,便是如此。
上面的那些領導也是有些驚愕,什麼時候咱們平山的百姓這麼有本事了?和政府官員一起開會,讓他們說話,他們竟然還真的敢說話?
這些人也是久居高位,脫離人民群眾太久了。
這事兒畢竟關係到這麼多人的身家,甚至關係到自己的家庭,真要是跟緊政府的步伐,賺了還好,要是賠了呢?或者,投進去了被套牢了呢?
政府要是拖著不給分紅,難道你還能去討個說法?
要真是這樣,又有多少人會因此妻離子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