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演出的節目就多了,內容也就比較的豐富多彩了。
整臺戲演下來的話,估計需要整整好幾個小時的時間了。當然,楚逍他們的演出,不像劇院裡演出的正規劇團一樣,有劇場休息的時間,而是一口氣演下去的,除非在輪到自己不出場的時候,方才能好好地休息一會兒,喘一口氣。
而且,楚逍他們的演出都是義務勞動,最多也就是在大隊裡給他們記一點兒誤工分。
轉眼之間,就來到了十月一日這一天的上午,大隊裡就讓幾個社員搭起了一個戲臺。
那時候搭的戲臺,下面是用一隻只的專門用來打稻的木製稻桶,倒扣著,兩隻稻桶疊在一起,四邊和中間都用這樣的稻桶做柱子。
再在到同上面捆上樹幹和竹竿做橫檔,再在這些竹竿個樹幹上面鋪上一塊塊的門板,在在門板上面鋪上幾張曬穀用的竹簟就成了。
這些門板,又都是從社員們的家裡去借來的,等第二天地時候,拆下來了就再去還給社員們。
然後,再在舞臺上面,交叉地捆上一根竹竿,上面蓋上一張竹簟遮擋風雨,就成了一個戲臺了。
就這樣,經過一個上午的忙碌,一個不是很大,卻又簡陋的戲臺就這樣搭建成功了。下午一點左右,演出就開始了。
前來看戲的社員們還真的不少。甚至就連附近大隊的社員們都紛紛地趕來看戲。
在那沒有電視,沒有網路,沒有空調,沒有手機的年代裡,能看到這樣的免費的戲,就已經是非常不錯了。有的地方,大隊裡沒有文宣隊,就連這樣的戲都還沒得看呢。
下午演的都是一些短小的節目,如快板說唱咱們的新農村,兩老口學毛選、四老誇夜校表演唱東方升起了紅太陽等等的節目,雖然是這樣的節目,卻也演到了傍晚四五點鐘的時候。
晚上,在七點左右的時候,演出也就又繼續開始了,首先就是歌舞東方紅,緊接著是小節目憶苦思甜不忘階級苦,然後才是京劇沙家浜。
整個戲一直演到了午夜十一點左右,這才結束。
國慶節後的第二天,楚逍正在大隊科研組裡對五二0土農藥的一級菌種轉接成二級菌種,就是將原來在試管裡培養的菌種,轉接到小型的塑膠袋裡。作為二級菌種。這種菌種將它們轉接到培養基上後就成了生產用種了。
這時,在楚逍面前的桌子上面,放著一個半人高的梯形的接種箱。面對著楚逍的這一面上裝著一塊五十多厘米寬的玻璃。
這玻璃是用來在接種的時候觀察裡面的情況的。能看到接種箱裡面的前部情況。下面有兩個圓形的洞子,分別裝著一個袖套。
楚逍的兩隻手就透過這兩個洞子,伸進接種箱裡面,左邊放著幾支玻璃試管,裡面全是雪白的菌絲。
右邊放著用塑膠袋裝的培養基。中間放著一盞酒精燈,當然,接種箱裡面是用硫磺燻蒸消毒殺菌過的。
本來應該使用福爾馬林或者紫外燈進行消毒殺菌的,但沒有這個條件,也就只好因陋就簡,土法上馬了。
用硫磺燻蒸後,需要經過兩個小時的時間靜置通風后才能進行工作。
這時,楚逍的左手中指,食指拿著一支試管,用無名指和中指拿著一袋培養基,右手拿著一根接種針。
當楚逍在將接種針在酒精燈的火焰上燒烤互,迅速用右手的中指和無名指取下塞在塑膠袋上的棉花塞,將接種針伸進試管裡面勾取一小塊菌種,經過酒精燈的火焰迅速送進塑膠袋裡面,中間的一個小洞子裡面。
又將右手的棉花塞在酒精燈的火焰上略加燒烤就飛快地塞進塑膠袋的扣上,又在外面包上一塊塑膠薄膜,用皮筋紮緊,好到右邊的箱子上面。
如此一次又一次地接種,直到將所有的菌種全部用完了,這才結束。
而一邊的一張桌子上面,章秀紅正在一本記在本上飛快地記載著觀察到的情況,裡面的培養室裡面,楚逍也正在細心地觀察著菌種的生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