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重生★那個禁慾男人不再重來> 一百零八、不為別的,就是貨物歸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一百零八、不為別的,就是貨物歸邊! (1 / 2)

做空雷恩系也是這個原因,如果雷恩系當時成功,就變成財團了,而且一定可以位列十大財團中游的樣子!

但是,桃子被夏志遠聯合夏國給摘了,還有很多跟風喝湯的,將蛋糕給分了!只是說,無憂集團分了最大的一塊,夏國分了一小塊,其他跟風喝湯的集體分了更小的小塊,才讓無憂集團平安過了一劫!

十大財團實際上看不起無憂集團,無憂集團沒有根基!哪怕是排名第十的山本財團都看不上無憂集團,他們可以跟風,有利益嘛,但要是真的對上,影響他們的利益,他們就會聯合其他財團一起,對無憂集團進行報復!

當然,因為夏志遠出手快準狠,只要拿下,就立刻私有化,讓十大財團根本沒法插手,這也是他們拿無憂集團沒有辦法的原因之一,當時順利拿下木村企業的原因就是這個,速度太快了,等十大財團反應過來的時候,無憂集團都已經直接宣佈私有化了!

生民和邦安控股兩支股票是個機會,可夏志遠丟出一個大招,AB股,投到市場的是沒有任何管理權的B股,這還是因為上頭那位說的,既然上市的,還是要交易才好!

別看目前的無憂集團估值很高,可實際上無憂對外的投資也佔用了太多的資金,特別是黔州和海北的投資!

海北的投資,已經賺了回來。

因為海北區的成功轉型,海南區也要進行升級改造!

可是,楊至強去了上面後,接手他的人,並沒有將蛋糕交給無憂集團,而是將南區這個大蛋糕劃分成無數塊,交給了很多企業!

北區的成功案例就在長江對岸,革新不會,照葫蘆畫瓢總該會的!

夏志遠從一開始就猜到新來的領導不可能會把整塊蛋糕交給自己,不為別的,他夏志遠,是前任海市大領導的人,不是新來的領導的人,用他,不會對新領導增加任何政績!

前世的夏志遠,前期數次遭受類似的玩弄,所以後來他就只服務於一個領導,或者是直接服務於民,讓繼任者無話可說!

而如今的海市南區,不存在服務於民的說法,城市改造,說起來是服務於民,但實際上是每一任領導的政績罷了。

北區房價的上漲,拉昇了整個海市的房價,早期在南區佈局買下的房屋,也都獲得了巨大的回報,只不過相對於如今的夏志遠,說是零花錢都不為過。

當年那個曾經照顧過夏無憂的周叔,也聽從夏志遠的提議,將所有的積蓄都投到了南區的房屋上,大賺特賺!

南區的建設規劃,看起來就是照搬北區,做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改動,夏志遠看到的時候,笑了笑,沒說什麼!

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夏志遠手裡有夏國32個省級市州府的規劃,海市的自然也是有的,可海市的這一任領導,居然不考慮從他手裡買規劃,自己亂搞,他能不笑才怪了!

北區能發展成夏國獨一無二的特區,豈是他們這麼規劃就能做到的?

北區那些公司企業,哪一個不是無憂集團聲名鵲起後,夏志遠招過來的?夏志遠為什麼不常駐黔州,實際上也跟北區這些企業有關係,他如果真把無憂集團全部遷走,放棄海北區,那他找來的這些企業,百分百都跟他一起離開,海北區就會爛尾!

他要用的是,自己將總部搬到黔州,第二分部留在海市,他也是這麼建議跟他合作緊密的公司企業按這個安排的!

第二分部?那第一分部呢?

第一分部,在京都!

第一分部,稱為無慮集團!

實際上,還隱藏著一個分部,叫夏航集團,主攻的是航空航天科技,對外,夏航集團就是一個航空公司,可實際上還涉及航天專案。

加上夏芯集團,這個明面上的第三分部,就是夏志遠夫妻倆名下的全部產業!

至於收回來的那些控股上市公司,全部都是掛在無憂資本旗下的。

國外的那些也都是掛在無憂資本旗下的。

海南區的招標前,新任領導也找過夏志遠,說是拿出一部分給無憂集團,夏志遠拒絕了!理由很充分,無憂集團的攤子鋪得太大,如今還在海北區收尾,黔州府的建設也正處於大規模投資的時候,一句話:沒錢!

其實,如果說是全部交給無憂集團,夏志遠不會推辭,他對海市還是有感情的!

如果是一部分,呵呵,無憂集團缺專案嗎?夏國那麼多個州府,全都在海北和黔州都搞了一個什麼辦事處,目的是什麼?就是想找夏志遠談一下自己所在州府的全盤規劃。

別家公司還可以查出有多少現金流,可無憂集團不是上市公司,根本沒有人知道無憂集團到底有多少現金,他有權不公開啊!又沒有具體的律法要求他必須公開。

哪怕是機構估值的時候,都是估算他有多少現金,暫列在那裡。

嗯,機構估值,隨便他們估算去,夏志遠根本不在意!

實際上,機構估值遠遠低估了無憂集團的價值!

以夏芯來說,機構估值的時候就低估了!包括之前五大公司在海外上市的時候,都被低估了!這也是因為夏志遠是重生者,不然他也會按常規估值來算!

沒有人知道,夏芯集團控制的這五大公司,會對世界產生多大的影響,只有夏志遠知道!

夏芯集團已經開始對外供貨,很多以前跟五大公司合作的企業發現一個問題,夏芯集團對外宣稱,因為公司重組,新廠的生產能力不足,所有的訂單全部需要重新談判,重新簽訂!

對此,很多企業也都理解,只要有貨供給就行,談就談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