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雯雯來說,她解讀我夢遊的行為是內心壓抑的慾念的釋放,是把心有所想付諸到行動。
的確,關於夢遊症的解讀有很多,不同學者側重點不一樣,聽的人也會各取所需。
可是,站在我的角度該怎麼解讀?打人、賒賬、猥褻也是我內心編好的劇本嗎?我也會自殘?
“大夫還不肯定我這就是夢遊症,你不用費心去幫我查資料,網上說的那些未必靠譜。”我想扭轉雯雯關於我夢遊原因的思維方向,省得她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解釋我深夜找她的原動力。
但我發現,我的努力是徒勞的。
雯雯把手機輕輕放到桌面上,眸光如水:“我現在能相信你是真的不知道那晚去找我的事情,我也能理解你為什麼會對我那樣做。”
雯雯似乎是在賣關子,停頓下來,看著我的目光帶有幾分挑釁。
見我把目光移開沒有要跟她理論的意思,雯雯繼續道:“你心裡想要的東西,你想去做的事情,包括情感的和生理的,在正常的狀態下你礙於對妻子的那份感情,始終不敢表達出來,始終壓制著自己,所以你才會出現精神和心理壓抑,最後患上夢遊症並在夢遊中去釋放被刻意壓制的東西。”
果然雯雯覺得我對她還是喜歡有好感願意跟她親近的,而之所以把自己包裹起來是出於“對不住妻子”的心理障礙。
“雯雯,大夫專門研究這個東西也說不清夢遊的確切起因,說在成人中極少有這種範例,所以我們最好不要根據網上那些沒有充分驗證的東西來揣摩好嗎?”
“這哪是我揣摩的,這可是祖師級精神學家和心理大師們說的。我是不願意看著你這麼長期不能自拔,怕你傷神又傷身。”
成為一個被人憐憫的病人讓人心裡不是滋味,但這種所謂的“病”自己沒法認同的情況下,就更是讓人無語了。
如果說每次下去都會出現夢遊,出現夢遊就會惹是生非,也許夢遊跟我下去尋找妻子真存在某種聯絡。真是這樣的話,我恐怕要重新考慮下去尋找妻子亡魂的計劃。畢竟女兒還在上學還沒成人,真要是像網上流傳的夢遊出去刑事犯罪了會害了自己的女兒,豈不是更對不起妻子嗎?
問題是這種邏輯鏈條並不完整,並不是我每次下去的時候都會發生夢遊,或者說並不是每次夢遊都會闖禍。畢竟我下去的次數恐怕十幾次了,出事的目前只有其中56次。
這種僥倖心理迅速佔據了我的大腦後,放棄尋找妻子的閃念即刻就被我扼殺在搖籃裡了,活要見人死要見鬼的意志依然在我腦子裡不可動搖。
“在想什麼,怎麼不說話?”
雯雯伸出一隻手掌在我眼前晃動著。
“沒什麼,我總覺得不太靠譜。”
“不靠譜?是說你夢遊不靠譜還是說關於夢遊原因的解析不靠譜?”
好像怕錯過了任何重要資訊一樣,雯雯饒有興趣地往前欠了欠身子,讓頭離我更近一些,儘管她隆起的肚子很不支援她這樣。
“都不靠譜。”
我說的是心裡話。
妻子跟我近10年同床共枕她都沒有發現我有夢遊的習慣,我當然很難相信自己會夢遊,那關於夢遊的解釋我自然也就不太認可,何況我確實不認為對妻子的思念給我帶來過任何的精神壓力和心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