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幾人從廚房出來的時候,徐青木正在腳踏車旁邊,兩眼放光地看著腳踏車。
徐舒妍跑到他身邊,說:“爹,你看我們買的腳踏車好看吧?花了一百五十塊呢!還有啊爹,我們剛才在做肥皂呢,馨馨說我們成功了,現在就等著幾天後成型就成了,到時候我們就能用上自己做的肥皂了。”
雖然現在家裡也有肥皂用,是爹拿出來的,說是在外面買的,但是這也不影響她高興。
這可是她們自己做出來的呢,和外面買的意義不一樣!
徐舒妍根本不知道,她們現在用的也不是外面買的,而是徐舒馨用積分在系統商店兌換的。
雖然看起來和供銷社賣的一樣,但實際上比供銷社賣的肥皂好用多了。
徐青木眼睛沒離開腳踏車,嘴裡應道:“好看,特別好看!”
說完,才回頭看向徐舒妍,“馨馨說要等幾天?”
“唔~”徐舒妍摸著下巴思考,剛剛馨馨有說具體幾天嗎?好像沒有吧?
徐舒馨已經走了過來,說:“大概要四天這樣吧,不過也不一定,看肥皂什麼時候凝固變硬吧。”
崔蘭花聲音又在屋裡響起,“你們父女不要在外面聊天了,快進來吃飯,一會兒飯該冷了!”
“來了!”徐青木應了一聲,然後對徐舒馨和徐舒妍說,“咱們進屋去吧。”
往屋裡走的時候,徐青木說:“剛才回來的時候我遇到了支書,他跟我說,等過幾天知青都回來後,就開大會和大家徵集給大隊增收的辦法,要是趕得上的話,你們的肥皂正好可以拿出來。”
“應該能趕得上。”徐舒馨說。
現在已經有知青回到大隊了,但那些是距離這裡比較近的。
至於為什麼這麼近還這麼早回來,只能說,這些知青下鄉後,大部分再回去家裡已經沒有他們的位置了。
像孔知青和方知青那種下鄉了家裡還對她們很好的只是少數,大部分的知青之所以下鄉就是因為在家裡本就是不被重視的存在。
雖然上面有計劃生育計劃,但不是強制要求,所以人們並沒有計劃生育這個念頭,有了孩子就生下來,所以家裡的孩子很多。
孩子一多,水自然就端不平,總會有人被忽視的。
就是在他們家,徐舒馨也覺得,親爹已經儘量一碗水端平了,但下意識還是會偏袒她和六姐。
她們娘更不用說,從以前的對閨女漠不關心到現在學會關心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很多時候還是會忽略了二姐到六姐。
徐舒馨覺得,也就是自己的姐姐們心胸寬廣不計較,要不然她們家也不會像現在這麼和諧,肯定和大隊裡許多人家一樣,因為父母的偏心經常發生家庭大戰。
話題扯遠了。
雖然有知青回來了,但也還有一些知青沒有回,比如孔知青和方知青,又比如從首都來的秦知青。
她猜測支書肯定是覺得知青們上過學讀過書,又是大城市來,見多識廣,肯定有什麼好點子,所以才特地等知青們都回來了才開大會。
不過這樣也好,這樣自己就能把成品拿出來了。
有成品在社員面前擺著,才更加具有說服力。
一家人吃過飯,天已經黑了下來,但徐舒玉想要學自行的迫切渴望並沒有因此而熄滅。
“你看看這天色,黑燈瞎火的,就不能等明天嗎?”崔蘭花說。
她覺得孩子爹太過順著孩子了,這樣要不得,沒看現在家裡幾個丫頭一個個膽子越來越大,都要壓不住了。
要是她再順著孩子,那她們不得上天?
所以很多時候,崔蘭花就是那個黑臉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