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翻開《爾雅》,開始修文。
“果然,和藍星的儒家《爾雅》名錄雖然基本一致,但內容還是以這個世界為基礎而定義與解釋的。”
他作為藍星考古研究生,沒少研究古典,他看過《爾雅》這部儒家典籍,它是中國辭書之祖。
原有20篇,歷史演變,失傳了一篇,只剩19篇。
從內容上分為六類。
一、專門解釋字義詞義的,《釋詁》、《釋言》、《釋訓》 。
二、有關人事和生活用器名稱,為《釋親》、《釋宮》、《釋器》、《釋樂(yuè)》。
三、有關天文的,《釋天》 。
四、有關地理的,《釋地》、《釋丘》、《釋山》、《釋水》 。
五、有關動物的,《釋鳥》、《釋獸》、《釋畜》、《釋蟲》、《釋魚》
六、有關植物的,《釋草》、《釋木》。
它並沒有確切的作者,大約是秦漢間的學者綴緝先秦各地的諸書舊文,遞相增益而成的。
而這裡的《爾雅》有所不同, 非常確定的是萬聖師表孔子及其弟子所作,後世又經孟子,增補完善而成。
且,這裡的沒有失傳,共有二十篇。
其中,《釋草》與《釋木》合二為一,變成了《釋植》,而又多了兩篇,《釋鬼》與《釋妖》。
“果然是儒家修文最基礎的典籍,若是不將這些包羅永珍的詞彙,事物等弄明白,根本沒法去修更高深的典籍,因為,最基礎的認知都不懂,還如何去理解那些更玄奧的典籍。”
原衛青已經將常用的十二篇,記得滾瓜爛熟,衛青只是粗略瀏覽一遍,加深一下記憶鞏固,便開始向第十三篇看去。
……
修文,哪怕是背誦,都受天道壓制,記憶起來很難。
這一點,衛青哪怕是在藍星讀書時,都深有感觸,只不過,藍星是科技文明,並非修行文明,背誦知識內容慢,被解釋為記憶力差,或神經元反應速度慢,或注意力不集中等。
按照這個世界的說法,這些原因,都是受天道壓制的影響,而造成的。
而衛青將天賜道家的‘臨’之命字,修到了第一層,真言顯形之境,能讓他對抗百分之三的天道壓制,注意力非常集中,心清如鏡。
無論是理解,還是背誦都非常的快。比他沒有修煉‘臨’字前,快了三倍都多。
到了深夜,他將剩餘的八篇《爾雅》足足記住了四篇之多,只剩《釋天》《釋地》《釋妖》《釋鬼》四篇還沒能來得及看。
如果是旁人,記住那四篇,起碼得背半年時間!
衛青能做到這一步,不僅是顯形境的‘臨’字之功,更有他藍星博學的知識為基石。
雖然《爾雅》與藍星上的詞彙,事物等不同,但也有許多相通之處,理解起來並不難。
只要理解了,接受過硬性教育的他,又得‘臨’字真言相助,背書,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夜過子時,衛青才合下書卷,沉沉睡去。
然而,他並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深夜苦讀時,王洪的府邸,在夜色的籠罩下,他兒子王虎,帶著一人,悄無聲息的走進了王洪的書房。
“父親,孫勝奇孫師兄來了。”長相有些兇厲的王虎,將他身旁一名儒雅書生,讓到了王洪面前。
孫勝奇急忙先一步行了一個見師禮,對王洪拜道:“晚生孫勝奇,見過王舉人。”
“呵呵,你即是虎兒同窗師兄,也算老夫半個侄子,快快起身,不必多禮。”王洪扶其手,將他的身體拉直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