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那個叫徐來的男人。
他應該很少用“朋友”這個詞彙來形容他和一個人的關係。
在黑炭看來,他這樣的大魔頭應該沒有朋友才對。
這樣的魔王,應該不需要朋友的。
“他叫什麼?”
黑炭問道。
“文森特。”
徐來輕輕的說道:“文森特·梵高,跟你猜得一樣,就是那個人。”
黑炭說不出話了。
作為一個來自地球的青年。
雖說他在畫畫上沒什麼造詣,但他很清楚這個名字意味著什麼。
他不會畫畫,但卻懂得人生。
尤其是那些名人的悲慘人生。
“梵高......”
文森特·梵高一生窮困潦倒,留下的畫作一千零八十幅左右。
梵高出生於顯赫的藝術世家,家族在當時是很有社會地位的。
梵高的父親是備受尊重的基督教牧師,梵高的幾位叔伯也是當時有名的畫商。
可這並不代表著他的一生能過得富裕,安穩,順暢。
相反,他是一個飽受痛苦折磨的人。
從一幅《吃土豆的人》開始。
那應該是梵高早期的代表作,描繪了農民的窮苦生活。後來去煤礦工作,關心勞作的底層工人,用自己的衣食去填補工人。
然而卻被上層排斥,被周圍人恥笑,認為他是個瘋子,最後被驅逐。
之後他遇到了高更。
高更是梵高生命中比較重要的一個人,梵高十分喜歡高更的畫作,對他的藝術非常欣賞。
高更也稱讚過梵高的《向日葵》,這也使得梵高激動不已。
一位年輕的評論家曾稱讚過梵高,這是梵高一生中所得到的為數不多的認可,但梵高仍然回應說,他認為高更更能配得上這樣的讚譽。
後來梵高曾邀請高更一起在法國南部的小鎮阿爾居住,他們一起生活了兩個多月。
逐漸的他們創作產生了分歧,而梵高眾所周知的慘劇,割耳朵也是這期間發生的。
此時的梵高,精神病已經時有發作。
最後高更也離開了。
梵高一生的畫作很少被認可,他的生活也一直不被理解。加歇醫生是梵高精神病的主治醫生,他喜好收集畫作,或許在梵高的生命中能遇到一個願意和自己交流繪畫並理解自己藝術世界的人,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梵高特地為加歇醫生作了一副畫像。
值得慶幸的是,梵高的身邊還有他的弟弟提奧一直在支援他,提奧是個年輕有為的畫商,他一直資助著梵高的生活,他鼓勵且支援梵高的夢想,相信梵高會成為一名偉大的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