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友文扣了扣門,很快有人應門而開。
段友文介紹道:“樊老的這處寓所,可是當年桂系副帥周福山旅居星州時住過的宅子。
那能差得了嘛!
可別說,這周公館的歷史都快百年啦。”
映入眼簾,假山、魚池、松竹、盆景,全是精緻無比。
便是不起眼的花盆那些器物,全都透著年代感。
穿過一個小門,眼前竟有一座袖珍小涼亭。
擺下一張四尺見方的方桌,留下的空間已不多。
端坐在桌前的樊淨山見段友文和劉剛來了,不由眼中流露出盼望已久終於得償所願的欣喜神采,“哎喲,小段,劉剛!你們可來了!”
“樊老。”
“樊老!”
二人連忙打招呼。
“哎!”
樊淨山喜滋滋的答應著,微微起身相迎。
樊淨山膝下無兒,只有兩個女兒。
其中一個定居在國外。
另一個女兒也只給他生了個外孫女。
他雖然不是重男輕女,但是看到段友文就想到自己的昔日好友。
看到劉剛,那更加是愛惜得不得了。
所以他見到這二人,那是真的喜歡得不得了。
劉剛不由讚歎道:“樊老,你這雅居可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了!
不知今晚的菜式如何?想到這我可肚子咕咕叫了!”
這馬屁拍得正拍在樊老的癢癢肉上。
他一副舒適的表情,點指著劉剛笑道:“好小子,就像早知道我特地有所準備似的!
今晚的幾道菜,都和我這公館小院有關,你能猜得出來嗎?”
這自然是難不倒劉剛的。
回溯能力,一望便知。
對劉剛來說,難就難在要和周圍景緻結合起來,找出能支撐自己答案的蛛絲馬跡。
“那邊有一口大鐵鍋,正在用炭火慢慢燜著什麼菜,從味道上聞是葷菜。
而且是多重香味濃郁融合,讓人聞了就口水直流。
應該已經燜了四個小時以上。
旁邊站著的那位廚師我注意他說的好像是江浙話。
而這裡的小池,裡面不像前面的魚池一樣有小魚游來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