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寄託款,就是後世心愛某一個前朝器物,仿製時,打下前朝的老款。
原來這不是真正的明成化雞缸杯,還好。
無人不擦了把汗。
樊淨山道:“《清檔》記載雍正元年七月二十九日,安窯所燒造瓷器仍以「報效」為名,呈送皇室。
這一對,就是來自這一批中。
根據港都蘇富比的拍賣估值,價值在120萬~150萬一只。”
說著,他恬淡的笑著看了看段友文,又看了看劉剛。
他早看出劉剛是段友文的主心骨。
問劉剛道:“小兄弟,樊某拿這一對雞缸杯,換你兄弟的一套水浮司南,你可答應?”
劉剛無奈道:“四換二,怎麼算都是我們吃虧!
不過老話說,吃虧是福。
再說您老人家既然都發話了,段友文又是您的孫子輩,咱們吃點虧,就當孝敬您了!”
樊老見狀,拍著段友文的肩膀說:“哈哈哈,好一個孝敬!
小段,咱們就這麼換了吧!”
段友文簡直就像是在做夢!
整個身體彷彿都在雲層裡飄飄蕩蕩!
什麼,幾個意思?
幾套不到五百塊的水浮司南,玩來玩去,竟然被樊老要用一對價值三百萬,康熙御製的雞缸杯去換走?
難道說,真是自己姥爺的墳頭冒煙了?!
“樊老您說笑了。您是我們長輩,自然您說什麼是什麼!”
“好,那就不說了,來人,現場換了!”
樊老一聲令下,現場馬上有工作人員,帶著文書合同協議,白紙黑字,完成了水浮司南和雞缸杯的交換手續。
樊淨山抱著這一套水浮司南,那叫一個愛不釋手。
不過,他既然來了,也沒有急著離開。
主辦方立即給他準備了一張椅子,讓他坐在評委席的後面。
他心說,待會兒公道自己還是要主持一下的,絕對不能讓段友文和劉剛他們吃虧。
這時,大螢幕的特寫,正是這一對樊老帶來的雞缸杯。
雞缸杯多精美就不提了,就憑樊老的身份,這一對古玩就保真保老。
其他的幾個專家如舒青禾等,都是他的晚輩。
圍觀著雞缸杯賞玩許久,都紛紛叫好,挑不出半點毛病。
這時,流程開始繼續。
劉剛問:“主持人,這一對雞缸杯,價值幾何?”
【感謝能看到這的各位衣食父母,後文更精彩,求支援,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