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擁軍一把年紀了,還要給不安分的兒子們擦屁股還債,所以平常忙得很,壓根兒也沒工夫去跟以前的老相識見面敘舊。
所以,王擁軍幫俞海同跟方玉林牽線,不是出於主動,而是受人所託。
一個多月前,有個中年男人找上王擁軍,稱自己是方玉林的兒子,想從他這裡打聽方玉林的訊息。
起初王擁軍也很納悶,記憶中方玉林在跟俞海同離婚後好像一直沒有再娶,從哪裡冒出來這麼大一個兒子?
仔細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個中年男人,就是俞海同跟方玉林的兒子。
原來在當年,俞海同在跟方玉林離婚前,就懷上了一個孩子。
這個孩子後來在俞海同的第二任丈夫,也就是村領導家出生。
因為是個大胖小子,剛開始村領導還對這孩子寶貝的不得了,可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村領導逐漸感覺哪裡不太對勁,再加上這孩子是早產所生,讓村領導懷疑這根本不是自己家的種。
後來,俞海同回城,跟村領導離婚,孩子們一個也沒能帶走,都留在了村子裡。
母親走後,這孩子的日子就更不好過。
一個時代過去,村領導被剝奪了職務,沒有了昔日在村裡隻手遮天的般的威嚴,心中怨氣很大,就把所有的不滿都發洩在孩子們身上。
尤其是身為老大的他,村領導不高興了要揍他一頓,不高興了也要揍他,這一天不挨個三四頓打到不了頭,小小的身軀上傷痕疊著傷痕。
這孩子讀的書很少,為了逃離父親的毒打,早早就輟學外出打工,輾轉聯絡上了母親。
可那是的俞海同已經組建了新的家庭,雖然很心疼他,但也沒有多少精力顧及他。
等他成年後,俞海同想辦法幫他安排了一份工作,但可惜前幾年國營廠子大面積停工,他人到中年失業,老婆也帶著孩子回了孃家。
回想這悽苦悲慘的一生,男人幾乎已經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但想到自己還從未見過親生父親很是遺憾,所以覺得想辦法見自己的父親一面。
王擁軍非常同情這孩子的遭遇,畢竟自己如今也是潦倒窮困,互相之間多生出幾分感同身受。
王擁軍還認識一些當年一起插隊的老友,便答應這個男人,想辦法幫他找找方玉林的訊息。
不過,他雖然很同情他,但其實心裡很清楚,這男人說什麼輕生之前想見父親一面填補遺憾,其實就是過不下去了,想找方玉林要錢而已。
方玉林就算混的再不好,但當年回城後好歹是被安排了正式工作,手裡怎麼著也能扣出幾個錢兒來。
不過王擁軍還沒聯絡上方玉林,俞海同就先找了過來,詢問他自己兒子是不是來過。
王擁軍把跟男人之間的交流都告訴了俞海同,俞海同讓他不要再摻和此事,不用再去找方玉林。
王擁軍搞不明白這娘倆演的是哪一齣,便好奇的多問了幾遍關於兒子的事情。
不過俞海同多的也沒有說,只是非常堅定的告訴他,這個男人不是方玉林的兒子,讓他不要把這些事告訴方玉林。
但可惜,王擁軍可不是什麼好人。
他感覺這其中一定有什麼秘密事兒,本著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想法,同時又因為從俞海同那裡聽說方玉林是拿退休金的老教師,心中升起嫉妒。
所以他還是輾轉打聽到了方玉林的訊息跟如今的住處,把這些都告訴了那個中年男人。
男人謝過了王擁軍,就再也沒來,王擁軍也不知道後續發展成了什麼樣子,到底是感人至深的父子相認,還是因為誤會深沉當場打成一鍋粥。
本來沒能看到故事的結局,他還挺難受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