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血始終不斷地溢位白靈的嘴角,說話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整個老店的修士都來了現場,包括張言和上官紫雲。
可是沒有一個人打斷白靈的說話,所有人都知道,這恐怕是白靈唯一說出自己心裡話的時候了。
青晨何嘗不震驚悲傷呢?
從知道一個聰明美麗的女子愛自己,到與這個女子生死訣別,尤其還是為了救自己,前後不過半刻鐘,哪一個多情男子能忍受這樣的生離死別?誰不會情不自禁呢?
淚流滿面的青晨仰天長嘯,悲吼中咳出絲絲鮮血,只希望有哪怕一絲一毫的辦法能幫助他留下懷中聰明美麗的女子。
可現實總是殘酷的。
彌留之際,白靈只是緊緊抓著青晨的手,“青大哥,我好捨不得,好捨不得你……不、不要為我難過,要好好、好好、照顧……自己……”
最後的話音還未完全落下,可握著青晨的雙手就已經失去了力量,跌落地面。
正是:
雙十年華一朵花,命比紙薄流雲仙。
聰明絕頂只求道,卓爾不群慕聖賢。
豈料人生一場戲,偏偏遇見心頭愛。
難言難語難相知,為情為意為君死。
一道閃電劃過,雷聲滾滾,大雨滂沱,彷彿老天也在為這樣一個聰明美麗之女子的逝去而悲吼,而哭泣。
青晨就這樣在雨中抱著慢慢變冷的白靈,嗚咽的聲音始終迴盪在眾人耳邊,淚水混合著雨水串成線,不住地流淌。
整整三天的時間,青晨沒有開口說一句話,只是跪在白靈的遺體面前,不吃不喝。
無論別人怎麼勸,他始終沉默不言,既不表示起來,也不表示不起來,彷彿對一切事物都失去了興趣。
唯獨在白石掌門出現的時候,才抱著他的腿痛哭不止。
雖然沒有人怪青晨,包括白石掌門,可是青晨依然自責。
在他看來,白靈的死,純粹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真實例項。
“如果她不愛我,不這麼照顧我,便不會發現燎天,便不會被燎天殺死。
”面對白靈的死,青晨不斷地拷問自己的心靈,“如果我的實力再強大一點,我再努力一點,也許,便能救得了她。”
雖然對於白靈的死,青晨感到十分的悲傷和後悔,可是對於白靈的愛,卻不是十分能夠體會,畢竟在他的私心裡,他並沒有愛過白靈,這一點,白靈自己也知道。
因為青晨的心中始終有一個結,那便是:救護父母,完成他們回到家族的意願,在此之前,並不想和誰結為道侶。
當然了,青晨並不是毫無情感的石頭,雖然暫時沒有和誰結為道侶的想法,但心中並不是完全沒有愛或產生過愛。
要說有愛,青晨唯獨對張言和慕若嵐有幾分愛意。
對張言的愛,是一種青梅竹馬的生於自然之心的兩小無猜,是一種最初的看到就不願忘掉的羞澀和執著,是一種對前塵往事的唯一回憶和紀念。
這份愛意在青晨進入修仙的大世界之後,被深深地埋在心底,不是忘記,而是潛藏。
因為青晨知道這份愛需要責任和擔當,更需要絕對的實力去守護,所以在擁有絕對的實力或完成自己的責任之前,青晨只會含蓄地表達,只會輕輕地去觸碰和體味。
對慕若嵐的愛,是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對於美好的嚮往和自覺,它不同於青梅竹馬的日久之情,而是“只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便再也不能忘掉你容顏的”痴狂之愛。
應該說,慕若嵐是第一個引動青晨對異性心動的女子,必然也是最為難忘的女子。
與對張言的愛不同,如果對慕若嵐的愛是乾柴對烈火,那麼對於張言的愛,便是溫水煮青蛙,時間越長,越有味。
正因為已然有了張言和慕若嵐,青晨對於其他女子,並沒有太多的渴求,而只是很正常的交往,白靈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