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人為區分武道高低將武道分為九境:一境道門、二境合道、三境清微、四境觀神、五境自在、六境入虛、七境神遊、八境太玄、九境反璞。九境之上是小宗師、大宗師。大宗師之後超凡入聖,聖人以後則是武道巔峰,人神合一是為仙。
“恩公你醒啦”
瘦弱的書生合上書,急忙起身來到辰燚旁,正衣裝後,跪下向辰燚深深一拜。
“小生陳慶之叩謝恩公救命之恩。”
辰燚神色不動,安然受了陳慶之一拜後,伸手扶起陳慶之。
“男兒膝下有黃金,你這一拜已經還了我救命之恩,之後無需叫我恩公,我姓辰,時辰的辰,單名一個燚,四個火的燚。”
“恭敬不如從命,那以後就叫你燚公子了。”
辰燚對這個豪不拖泥帶水文雅而又爽快的讀書人多了幾分好感。一路上遇到的很多自稱文士的讀書人,說話總是彎彎繞繞,肚裡不裝幾分文墨,卻一副肚有千斤文樣子。
“爽快,我還以為你又要推脫一番呢。”
“家窮讀書少,做不來那文士風。”
身上穿著粗布麻衣還有幾個布丁的陳慶之毫無自卑感道。
辰燚又高看了陳慶之一節,身上有幾分曹叔的氣質。
“陳公子一屆文文弱弱的書生不知在這亂世行走要到哪裡去呀。”
辰燚話風一轉到。
陳慶之並沒有因辰燚說他文文弱弱而生氣,因為他知道辰燚的話語裡並沒有任何說他出來找死嘲笑的意思。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多看多行,方知書中真意。而我從小家裡窮,讀書少,所以只能多行多看多悟了。”
“陳公子是不是在用眼看書用嘴讀書,而是用心看書用新多書,是真讀書人。”
辰燚和氣的笑道,眼裡多了分敬佩之色。
“哈哈,公子聊讚了,讀的書太少,不敢頂這個讀書人的名呀。對了,不知公子要去何處呀。”
所謂江湖陌路人不問出處不問去處,只問當下一壺酒。
辰燚並不覺得陳慶之問自己去哪裡而唐突。經過短暫的交流,辰燚看出陳慶之並非心機深沉之人。
吃了不少虧的聰明辰大俠對於看人已經是算是閱歷不淺了。而且今天那種危險情況下陳慶之大有機會逃走,可他並沒有,只是躲在了旁邊,可見心性也不壞。
“我呀,其實也不知道具體去哪裡,先向東走,然後南下吧。”
辰燚並未隱瞞說到。
“公子也要東行呀,我也準備東行一段,然後北上。不知公子嫌不嫌棄帶上我一段,路上有個伴。”陳慶之落落大方的說到。
“哈哈,好呀,難得遇上你這麼個有趣的讀書人,我正好一個人孤單呢。”
辰燚爽快的回答道,然後拿出酒壺,喝了一口,然後遞給陳慶之。
陳慶之結果酒壺,仰頭一口。
“咳咳”
酒剛入喉,陳慶之就就被那股辛辣味嗆的一陣咳嗽。然後臉色潮紅。
“哈哈哈,從來沒喝過酒吧。”
辰燚看著窘態的陳慶之哈哈大笑,陳慶之也跟著尷尬一笑。
同是江湖陌路人,知己只在一語間
千番言辭一壺酒,笑談世上紅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