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陌上行> 第五章(14)陸寄的想法(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章(14)陸寄的想法(中) (1 / 2)

直到掌燈時分,陸府的壽筵才漸漸地接近尾聲。

陸寄一直笑容滿面地站在階前送客。當最後一輛絡車上的燈籠在巷口拐彎處消失的時候,他臉上的笑容也隨之慢慢地隱去了。揮之不去的倦容漸漸地佈滿了他清瘦的面龐。

他轉過身,對身後兩個恭謹侍立的子侄吩咐了兩句,就拖著疲憊的腳步邁步上臺階進了前院。

前院裡的燈籠燈盞已經被人熄滅了一些,但還是火光通明,兩廂花廳里人影晃動,一大群下人僕婦們正在緊張地收拾打掃;府裡的兩個管家都在這裡,正指揮幾個管事督促著大家把大件的器物還有桌案木椅拾掇乾淨整齊好歸置入外庫,看見他揹著手走近,都朝他行了個禮。

陸寄笑了笑說道:“辛苦兩位了。”

兩個管家一起說“不辛苦”。大管家陪笑說道:“老爺忙累了一天,也當早點休息。”又說,“剛才內宅裡傳過話,老夫人用過晚飯,已經歇下了。”

“老夫人晚飯吃的什麼?”

“回老爺話,是兩碗紅棗梗米粥,半個白麵饃,菜是一小碟炒豆芽,還有香油拌豆筋和羊腦羹。老夫人心情好,後來又叫了雞盅,也吃了大半盞。”

陸寄點了下頭。

“今天來的賓客賀禮已經開了單子,夫人那裡送了一份,上房裡也有一份。”

陸寄滿意地再點了下頭。他素來秉信君子之交淡如水,來燕山的時間雖然不短,但是除了公務上的交道,基本上沒什麼能說心裡話的朋友,所以平常最注重的就是禮尚往來,夫人那裡收著的單子就是今後給人家還禮時的參照。至於他自己,他更看重一份薄薄的名單禮單中透露出來的微妙之處一一很多時候,人們的真實想法其實也就掩藏在這拜壽賀喜之中。

他回到上房,更了衣,換上一件暖暖和和的青灰色棉袍子,踢趿著一雙厚底老棉鞋,在桌案前坐下來。他沒有馬上就去翻看案上的賓客名冊,而是伸出手在腳邊的火盆上烤火。他微微闔著雙眼,一邊細心地體會手心手背上傳來的融融暖意,一邊慢慢地思考一些事情。

十天前,也就是十二月初七,燕西的衛軍攻佔嵐口。這是突竭茨在燕山境內的最後一個據點,對它的收復,也就意味著東元十九年冬天的燕山反擊戰徹底勝利了。但是這次戰役的勝利所帶來的並不僅僅是歡樂,更多的則是苦難。從八月中旬開始,短短三個月不到,突竭茨人的鐵蹄踏遍了小半個燕山,十四座軍寨八座縣城淪陷,十三個州縣的無數村莊被劫掠一空,三十餘萬人背井離鄉流離失所……別的不說,單是為了收拾這副爛攤子,讓逃難的人能順利回到家鄉,就能讓人把頭髮都愁白。這還沒把逃難的人群給鄰近州縣帶來的種種問題也計算進去。還有遣返安置問題、莊戶們春天度荒的問題、春耕的種子糧問題、秋收前的口糧問題……

唉!他長長地嘆息了一聲。這些多難題擺在面前,真是教人撓頭啊。

當務之急是要填飽逃難到各地的人們的肚子!

燕山並不缺糧,南邊沒遭難的十多個縣裡就有糧食,然而冬天裡風雪阻道,路途交通極不便利,就算有糧食也輸送不過來呀!可是眼下端州、辛縣、淥城……包括燕州,這些州縣的官倉和安平倉裡的糧食,要麼罄盡,要麼就是所剩無幾,實在不可能支撐著這麼多張嘴堅持到明天春耕。象離塬、北鄭、柁縣這些破壞很嚴重的縣城,當下就已經斷糧了,要是再不想辦法,很快就會鬧出人命!

他再一次認識到,糧食的問題必須要儘快拿出個可行的辦法來!

問題倒不是不能解決。事實上,在他第一次意識到糧食問題時,就受到燕山中軍在屹縣開放南關大營糧庫一事的啟發,從而想到了一個辦法。他的辦法是拆借軍糧。他想,眼下燕山短事情不可能再遭遇到一回大的戰事,行營為征伐突竭茨人而設立的幾個大糧庫儘可以先把糧食拿出來賙濟逃難的民眾,然後等開春道路暢通之後,再拿南邊的糧食填補軍糧上的缺口。這個辦法也得到了行營的支援。可問題是行營同意借糧不假,卻一再堅持這事情必須得到朝廷的首肯,不然誰都擔不起這個責任一一在屹縣先斬後奏的兩個旅帥都受了兵部的處分,挑頭的錢狗剩降了兩級勳銜,附從的孫仲山降了一級,只是因為當時戰事緊急,才暫時沒有動他們的職務;就連不太管事的中軍司馬商成也因為縱容部下而捱了申斥,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再在人前露面。

棉門簾外傳來低低的說話聲:“老爺,”

“唔?”這聲呼喚把陸寄從沉思中喚醒。他聽出來,這是妻子的一個貼身丫鬟的聲音,皺起眉頭問道,“什麼事?”

“夫人說,老爺累了一天了,請您早點歇息。夫人已經吩咐人煎好了紅棗甜茶湯,請老爺過去用。”

陸寄垂著眼瞼想了想,說道:“你去告訴夫人,我還有公務,晚上就不回內房了,讓她早點休息吧。”聽丫鬟答應一聲輕手輕腳地去了,他拿起火盆邊的火鉗,重新添了幾塊木炭,搓了搓被火撩得發燙的臉頰,拿起了桌案上的名冊。

名冊上的第一位就是陳璞。長沙公主送來的就是四色壽禮一份,壽桃壽麵壽糕壽聯,要不是還有一幅三國時曹不興的《釋迦拈花圖》,這份禮物簡直都讓人覺得寒酸。他聽說過這幅佛畫,據說是李慳幫人辦事時收的謝儀,從來都是珍惜得不得了,連至親都難得一見,眼下竟然落在陳璞手裡,看來李慳的家人為了邁過當下這道坎已經是病急亂投醫了。想到這裡他不禁有些好笑。送陳長沙再重的禮又有什麼用?一個有名無實的柱國將軍,就算肯幫李慳說兩句好話,又有誰會去聽呢?他端起茶盞輕輕地抿了一口茶湯。茶湯已經溫了,香味也不那麼濃郁,但他腦子裡轉著念頭,絲毫都沒有察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