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對嘛!雖然說這是狀元郎葉慕搞來的種子,但我好歹親自過來挖第一畝地,這麼高的產量都是我們一家子挖出來的,是有皇家和老天爺加持的,不感謝我怎麼能行!
享受著百姓們的高呼,李世民內心這個舒坦啊~!
史官將這一幕詳細寫實的記錄在了自己隨身攜帶的本本上,對於自己能記載這一畝,也是與有榮焉。
休息了一會兒,李世民又帶著自家老婆和孩子們,走向了就在他們挖的那畝地旁邊的甘薯地。
皇子公主們雖然很累,也很不想去,但這個時候誰敢說個什麼?而且剛才百姓山呼的場面,也讓他們從心底激動振奮不已。
如果說史官是因為見證了今天這一幕,能將之親手記載在史書上,讓自己也能名留青史而與有榮焉。那他們就是因為百姓的山呼聲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比起土豆地,甘薯地要難挖的多。因為甘薯性喜水,雖然也能抗旱,但是有水的情況下自然是供水優先。
而大量的供水,就導致甘薯地經常性長時間的泡在水裡。而被水泡透的土地再晾乾,那就結實的多了。
在挖這畝地的時候,李世民也覺得很累。所以有人暗中吩咐了輔導的農夫農婦們幫忙,而察覺到這一點的李世民也並沒有反對,見李世民沒有反對,那些皇子公主們自然內心高興,但是還要裝出一副努力幹活的樣子。
畢竟本來就是來作秀的,挖個幾畝地打個樣兒,要是不作秀真靠他們,恐怕挖一天都挖不了十畝地。
有了莊稼老把式的幫忙,挖甘薯的速度暗中增加了不少。
甘薯地的甘薯,大概也是二百五十株左右,實際上要比土豆多一些。
而一串甘薯,也就是十斤左右。整個算下來,一畝地也就是三千斤上下,符合甘薯的畝產量。
耗時比挖土豆長了兩炷香,皇帝一家子總算在莊稼老把式的幫助下把這畝地解決了。
最後堆在一起,分次稱量。
得出的結果,和葉慕說的一樣。這畝地的畝產量,三千六百四十一斤。
這其實是遠遠高出夏薯的產量的!夏薯的畝產量,一般是在兩千斤左右。但是奈何鋤草鋤的太乾淨,葉慕又好幾次滅殺害蟲,這就讓產量達到了優越培養的最高水品。
又是一次震撼,緊接而來的,又是一場被有心人帶動的山呼。
哪怕是累的腰痠背痛,可這樣的山呼聲,還是讓李世民熱血湧動,又生出了一股勁。
還有一畝玉米地要去,本來想著是不是要找個與民同樂的藉口讓人來乾的李世民決定,最後這一畝玉米地,自己要堅持到底!
好在,玉米地的活兒要簡單的多。而且早都有侍衛們拿著煙在地裡來回燻了好幾遍,蚊蟲也都飛跑了,蜘蛛之類的東西也都篩查多邊,收拾的幾乎沒有了。
於是很快的速度,玉米地的農活兒也被幹完了。
最後一稱重,一千四百三十八斤,還是遠超過原本是一千斤的畝產量。
由於不清楚這些東西的區別,所以一千多斤的畝產量,倒是沒有引起轟動,反而有些失望的情緒出現了。
不過深知其中區別的皇帝和官員們,卻十分滿意且激動。
不少人心中暗歎,這樁潑天功勞,恐怕那個狀元郎要加官進爵咯!
就是不知道,能封多高的爵位,又能封多高的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