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抵制曹操的世家,看到求賢令帶來的影響,恨得咬牙切齒,又無可奈何。
——
就在曹操籌備重建太學的時候,陳舟繼續負責造紙和印刷。
說好的書籍問題,他可以全面解決,這不是吹牛,只要這兩個技術能完善起來,曹操的太學,就不再缺少任何書籍。
其實技術又不是很難,要做到相對比較容易,不過需要在官渡之戰爆發之前把這些做好,爆發的時候要去打仗沒時間理會。
把前期準備的工作做好了,正好遇上戰爭,打完仗回來,重建的太學就能建造得差不多,可以順利投入使用,反抗官場和知識的壟斷。
陳舟把這個,丟給下面的人折騰了幾天。
現在的天氣,越來越寒冷。
進度是慢了點,但最後還是做出來了,曹昂來到陳家,要帶陳舟去看一看。
來到工廠的時候。
只見曹泰他們,安排工人們,把風乾好的紙張收起來,帶回去存放,再裁剪好用來印刷書籍。
“先生。”
曹馥見了首先說道。
他們在這裡,過得還是很安逸,不僅能學到很多東西,還有帶兵和練兵的機會。
回去之後,還得到父親的承認。
當初願意留下,那是最明智的選擇。
再對比一下夏侯衡他們,那是完全不一樣了。
“怎麼樣了?”
陳舟剛來就問。
“先生,都做好了。”
曹馥拿起了一張紙,道:“我們按照先生的計劃,做出了好幾種不同型別的紙,有用來畫畫的,有用來書寫,也有用來印刷,這就是用來印刷的紙張。”
陳舟把紙張接過,拿在手裡掂量了一會,表面上看依舊粗糙,但又足夠的厚實,用來印刷完全沒問題,讚歎道:“做得不錯!”
“印刷那邊,也有進度了。”
曹泰說道:“我們嘗試印出第一本書,先生的想法真的太厲害了,我們用紙張裝訂一本《大學》,十分輕薄,比竹簡好太多了,拿在手裡還不費勁。”
最重要的是,這些書籍,只要把版排做好,就能批次地印刷裝訂,可以省去很多手抄的麻煩。
這些書的出現,絕對能把天下書籍的價值,全部打下來。
曹泰的話剛說完,就遞了一本,印好的《大學》給陳舟。
陳舟翻開書頁看了看,裝訂得很好,印刷的內容也是清晰的,暫時沒有別的問題。
“不錯!”
陳舟看完了,把書本丟回去,續道:“把我們的所有書籍,印刷多幾套,再送回去給主公看看。”
“是!”
曹泰和曹馥點頭道。
曹昂說道:“用先生這個技術,印刷出來的書籍,足夠我們在重建的太學裡使用,外面還有不少人嘲笑父親重建太學,其實就是白忙活,頓時感到很可笑。”
在他們的認知之中,沒有足夠的書籍支撐,重建太學這一做法,確實白忙活。
“不僅僅是太學。”
陳舟說道:“我還有一個想法,在太學裡面,建造一個藏書閣,囊括天下書籍,什麼樣的書都有,可以讓人隨時進來翻閱。”
這才是真正的,打破世家壟斷知識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