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三國大昏君> 第13章 深夜密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章 深夜密談

聽了劉協的話,曹操臉上的皮肉都跟著不情願的動了一下,心說這關羽我就差跪下求著他幫我了,你往這一坐,左一句斬了,右一句殺了的,真是有點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了。

曹操微表情的變化自然是被劉協看在了眼裡,不過他不怕,因為他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大智若愚也好,大明若昏也行,反正結果對就行了。

“既然如此,臣以為,可以先以陛下的名義冊封關羽為我大漢偏將軍之職,如此,用他跟臣一同前去討伐袁紹也是合情合理。”

曹操昨夜在運動之餘也想了半宿,關羽的確是有脾氣,雖說自己先用漢臣的名義把他穩住了,但想要讓他馬上就像許褚他們那樣在自己麾下效死命,幾乎是不可能的,對於這樣的人才,真就是要麼就像郭嘉說的那樣,殺了了事,避免以後再次成為敵人的尷尬局面,要麼就不能著急,一點點的培養感情就行了。

對於培養感情這塊,曹操自認為還是擅長的,所以昨夜他就決定了,關羽這件事,暫時不聽從郭嘉的建議。

偏將軍這個官職,也是曹操跟關羽拉關係的第一步,當然,官職不能是自己封,得劉協來,這樣既合情合理,又讓自詡為漢臣的關羽無法拒絕。

“就依司空所言,明日朝堂,朕就親自冊封關羽!”

劉協雖然最近時常語出驚人,但總體上對於曹操的意見還是絲毫沒有反對的,這也就是曹操關注的結果,按照程昱等人的分析,劉協可能是因為之前差不點被董承給坑了,心態出現了一些波動。

畢竟自打董承被下獄了,他的女兒幾乎也相當於讓劉協給裝進了冷宮,完全不顧她身懷六甲。

在曹操看來,劉協之所以這麼辦,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怕自己,怕董承整出的那什麼血衣帶詔的事真的被自己按在他的身上,這是很正常的,因為現在雖然他坐在皇位上,大漢的掌舵人就是自己啊。

定下了冊封關羽的事後,曹操沒有再提出兵與袁紹交戰的事,劉協也沒有追問,有些事,問的態度反而過猶不及,封了關羽偏將軍,不是為了別的,就是為了打袁紹,當奇兵用的,這一點劉協心知肚明。

深夜,劉協寢宮中,他隨意的穿著睡袍,面前是一壺溫好了的酒水,酒壺邊是幾個不錯的菜餚,雖說作為皇帝沒有應有的權力,但吃喝用度上,劉協還是像個皇帝的。

皇后難得的不在劉協的寢宮之中,隱藏在他對面的,是一個侍從打扮的人,髮髻有些散亂,遮住的他的臉。

緊挨著寢宮的大門還坐著一人,正是滿頭大汗的伏完,他很緊張,耳朵離寢宮的們近在咫尺,顯然是在聽著外面的動靜。

因為是深夜,平日裡監視劉協的宮女宦官們也都去睡了,畢竟劉協已經在這好幾年了,一直沒啥異常,誰都不可能天天不間斷的聽牆角不是?況且每天晚上那個聲音,不管你是十幾歲的小宮女還是大小宦官,聽完了都挺難受的,所以這一兩年他們大都不會在後半夜給自己找不自在。

“陛下,按照你之前書信中所說,臣自豫章歸來,未曾回到府門,直接便找到了輔國將軍,到了陛下這裡。”

與劉協對坐的,正是剛剛回到許昌的張紘。

劉協在給他的書信裡說的明白,見了孫策後回到許昌,第一時間不要回府,而是要讓伏完帶著先來見他。

至於如何在這個過程中保證隱蔽,劉協相信以張紘豐富的鬥爭經驗不會是啥大事。

果然,張紘扮做伏完的侍衛,深夜順利的進了行宮,理由則是伏壽發了急症,為了配合,伏壽現在還在自己的寢宮裡躺著呢。

跟伏完的大汗淋漓相比,張紘做在劉協面前,氣定神閒,長途跋涉的他肚裡顯然也缺了不少油水,坐在劉協的面前一口酒一口肉,吃的噴香。

劉協就這麼靜靜的看著張紘吃完,全程除了喝了幾口酒水之外,幾乎是紋絲未動,這跟他在平日的形象可就不太一樣了。

在給孫策書信之後,劉協的確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自己面對江東系的人到底該是一個什麼形象。

最終,他決定暫時拋開偽裝,讓江東人見識見識自己的硬實力。

因為一旦張紘帶著孫策的回覆歸來,自己進入吳郡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絕不會因為發現自己並不是那麼昏庸就作罷。

而且劉協也分析過,到了孫策的地界上,要是自己還是那副爛泥扶不上牆的模樣,孫策壓根就不會看得起自己,那地位一定會比許昌還有所不如。

“既然先生回來了,並且如約來見朕,想來是伯符那邊已經準備好了吧?”

張紘在許昌這段時間是經常上朝的,對於劉協在朝堂上的表現他自然心知肚明。

不過從他跟劉協在這坐了這麼長時間,再到劉協跟他說的這第一句話,都讓他看似平靜的面相之下,內心已經是波濤洶湧。

‘陛下一直在矇蔽曹操!’

這就是張紘的第一反應,而且這一忽悠就是幾年的時間,這足以說明眼前的這個不滿二十歲的大漢皇帝,並非看起來那麼昏聵,他就像是一頭沉睡的猛虎,不過是靜待時機罷了。

張紘把劉協發現衣帶詔的事,曹操即將征討袁紹,還有劉協安排自己回去見孫策結合起來略微琢磨了一下,看向劉協的目光越發複雜了。

他效忠的是孫策,這一次把劉協弄回吳郡會發生什麼,在這一刻他真的無法預料。

但對於孫策來說,劉協這塊通往中原的敲門磚,卻是不可或缺的。

一念及此,張紘點點頭,輕聲說道:“陛下,江東的形勢,比中原穩定許多,伯符已然將一些亂臣平定,此刻應當是已經到了吳郡,靜待陛下遷都。”

雖然這個結果早已在劉協的心裡了,但被張紘來了這麼一下一錘定音,劉協內心裡還是鬆了口氣,這件事雖然知道的人不多,不過一旦失敗,天下可是沒有不透風的牆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