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府采薇家交接在即,采薇不得不及時返回省府。
去到省府以後,跟家人們在一起的時間就很少了,這一去只能等到過年才能團聚。
應家父母跟蘇家二老親自送行,蘇龍帶著家人也要返回縣城。
採蘭如今正式成為蘇家準兒媳,蘇母十分寶貝她,分別時拉著她噓寒問暖,看那樣子比應母還要親切。
“母親,等酒樓那邊安定好,我跟夫君一定接您和父親來省府小住一陣。”
“當然可以啦!我媳婦上次那頓婆家飯,我到現在還犯饞呢!”
一眾人拜別父母后,踏上前往省府的路途。
省府采薇家的確是一派富麗堂皇,不論是格局還是品味,都配得上省府酒樓的名頭。
開業當天,各縣掌勺都一起來到省府為采薇助力,連省府大人親自過來站臺,而采薇家也沒有讓大家失望,一頓飯就征服了所有食客。
可以豪不誇張的說,采薇家在省府之路將會一馬平川。
“想不到平民百姓也可以吃到如此美食!”
坐在一旁的幾位中年人十分激動,以往那些酒樓的消費,令一般收入之人望而卻步,只能去到極其普通的飯館填飽肚子。
采薇家裡早先生活也很清苦,能體會到底層百姓生活不易,特立獨行設立了階梯定價,讓收入淡薄的百姓也能到酒樓消費,雖然菜式和食材跟高階菜式沒有可比性,但是味道卻出奇的好。
“東家在嗎?”
大家早就耳聞采薇家東家向來樂善好施,特地想見她一面,當面道出感謝之意。
“東家在後廚忙呢!”
夥計表示會轉達大家的謝意,也希望以後多來酒樓捧場,若是大家有什麼合理意見跟訴求,東家肯定會盡量滿足眾位食客要求。
對於這種回答,很多人都出乎意料,從來沒有哪位酒樓老闆會設身處地為食客著想。
“真是好人吶!”
周圍食客都在對采薇家這種做法表示欽佩。
其中有幾位食客,認為采薇家這種做法興許會影響其它酒樓的生意,畢竟好些人都看中利益最大化,采薇家如此以優惠籠絡人心,肯定會遭到妒忌。
但凡有妒忌之心的人,肯定會幹出比較出格之事,大家又開始擔心采薇家會不會因為這種善舉遭到排斥,畢竟剛來省府,人生地不熟的,很容易被人家報團取暖給壓制。
縱使跟省府大人有聯絡,也不敢輕易把關係拿出來說事,那樣會給官府帶來負面影響。
“開玩笑!拿什麼壓制人家,除非手藝比得過人家。”
有人認為這都是杞人憂天,食客追求美味是自己的自由,有本事就做得比人家更好,否則就別出來丟人。
食客們評價還是很客觀,之前那些資本家因為沒有競爭對手,基本上壟斷了酒樓行業,惡意抬高價格,畢竟民以食為天,一天三頓都離不開食物,所以才讓他們有恃無恐。
如今采薇家出現,在他們看來是個好現象,如果資本家們再不做出改變,等待他們的只有更壞的結果,畢竟現在有酒樓可以出面給他們壓力,不再以前那樣肆意妄為,坐著數錢的日子即將成為過去。
“如此說來,采薇家來得正是時候啦!”
“那我們就舉杯歡迎采薇家入駐省府!”
百花釀此刻也成了他們的專寵,品嚐著最美味的酒,吃著最可口的菜餚,對誰來說都是一件幸事。
“還有一點,東家是準廚神,就衝這手藝,一般人也惹不起吧!”
這當然是事實,采薇家開酒樓的初衷就是為了宣揚美食,讓大眾都認可採薇家的美食,把它當成是每一位炎黃子孫都能享受的,而不是淪為她賺錢的工具。
采薇跟省府大人在包間閒聊,跟他說一些酒樓未來的規劃,早在食客們門進店那一刻,省府大人聽到的溢美之詞都是誇采薇姑娘的。
“想不到省府百姓這麼喜歡你,連我都被比下去啦。”
“大人言重了,若是沒有大人鼎力相助,我也獨木難支,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民女不敢貪功。”
其實關於其它酒樓會在背後指手畫腳之事,省府大人很多也管不了,因為平衡各方利益,有時候他也不能明著偏袒誰,所以只要有人報團對采薇家不利,只要不觸犯律法,他也愛莫能助。
“有些事情,需要你親自出面去平衡,儘可能做到讓大家都滿意。”
談及這些問題,省府大人也給出了建議,有些事無法避免,需要采薇姑娘自己去處理,采薇點點頭,表示不會給省府大人添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