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很多不常見的伎倆都是來源於民間,自從她去到縣城經營采薇家,便有更多機會去接觸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王后使用了特製的印章墨,為了讓信件對下屬具有威懾力,又要考慮規避風險,況且江湖上那些人經常這麼幹。
采薇的推理毫無破綻,證據確鑿,每一處解釋都合情合理。
其實單從暗印就可以證明信件的出處,這一點是毋庸置疑,起先申永清還以為這暗印屬於偽造,看來一切都是事實。
申永清此刻低下頭,他已經沒辦法不接受,這些信件的確可以證明王后蓄意偷走長公主,並且遺棄。
但少許信件只是證明了王后的偷盜行為,並不能說明她當時的動機,看來只有把信件全部解析後,才能知道答案。
“這些信件,我只整理了一部分,我想全部檢視後,一切都會水落石出。”
“采薇姑娘,那就勞煩你儘快把真相找出來。”
天子立即讓刑部官員按照采薇姑娘的方法,把所有信件都整理出來,他倒要看看,王后究竟處於各種原因,會偷走自己心愛的長公主,是否還有別的隱情。
申永清謀反的原因已經水落石出,他也不知道妹妹到底在背後做了何事,只是單純嫉妒天子獨寵韋貴妃,亦或是貴妃在背後嚼舌根,為跟王后爭寵,她才會做出如此極端之事。
采薇坐下來,協助刑部解析書信,聶恩走到申永清身邊,開始解答他心中的疑問。
“申尚書,你不是想知道大鬍子他們為什麼會倒戈嗎?現在,我就替陛下解答你心中的疑惑。”
申永清說他安排出去的人,無論如何都想不到他們全會背叛自己,畢竟這些人當初都是經歷過他重重考驗。
“那是因為,陛下早就發覺到朝堂裡有異常。這些人,都是陛下丟擲去的魚餌。”
自從王后懸樑自盡後,朝廷就開始發生奇奇怪怪的事,一切似乎都跟王后有關,甚至傳出了鬧鬼的傳言,一時間鬧得皇城人心惶惶。
天子第一時間就想到多半是申家,畢竟王后是申家人,他們心中自然有不滿。
自從王后下葬後,申尚書也開始藉故不上朝,而那段時間正是怪事的頻發期,所以天子第一個就想到去申家調查。
除了申家,其他跟申家走得近的大官也被列入調查名單。
那時候申家的主心骨就只有申永清,宮裡帶人到尚書府時,申永清似乎已經成了瘋子,披頭散髮,看上去神志不清。
天子認為申尚書是在裝瘋賣傻,所以安排最好的御醫去尚書府檢查,可事與願違,尚書的的確確得了失心瘋,真不是裝出來的。
興許是妹妹過世,又擔心會牽連申家,精神壓力過大才導致他癲狂。隨著調查的深入,天子似乎也沒找到證據,就解除了申家的嫌疑,只將他圈禁起來。
但關於王后之事一直沒有消停,反而愈演愈烈,天子還嗅到一股怪異的氣氛,他總感覺會有大事要發生,所以才會提前佈局。
這就是作為天子的疑心病吧,為了印證自己的想法,這才跟當時的心腹,御廚聶恩,兵部尚書邱光啟,自導自演了一出好戲。
“父親被打入死牢,原來是故意引蛇出洞的?”
聶錦程一臉茫然,他一直承受著“分崩離析”的痛楚,沒想到一切都是演戲。
“這是我的主意!”
聶恩有點愧疚,看著兒子跟夫人,沒能跟他們道出實情,完全是為了掩人耳目,否則一切計劃都會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