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涉及到客人的隱私,他們想出新的辦法,要客人點菜時單獨把自己的要求寫在紙條上,那麼後廚就可以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製作合理的菜式。
這種做法既保護了客人的隱私,又能隨了他們的心意,一舉兩得。
但是時間久了,大家都知道這裡的藥菜,來這裡吃飯或多或少都是為了治病,只要不是什麼大問題,讓人家知道也沒關係。
“我這老是食慾不振,該吃什麼藥菜?”
“最近有點感覺乏力,是不是沒休息好呢?”
“我家小孩子老是流鼻血,你看看是不是身體太虛弱了?”
光是這麼提問,也不能判斷該用什麼菜式,畢竟一種病症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所以對病症形成的原因做出判斷,就落到龐師傅手裡了。
鬼點子一向很多的聶錦程,這次又出了一個主意,先是讓龐師傅成為坐堂大夫,把食客們的病因都瞭解清楚,這也是必須的步驟,他們來這裡診斷病因不收費,但是來到采薇家總是要吃飯的吧,吃飯收費診斷不收費,在他們看來還佔了便宜,去醫館瞧大夫可不是免費的。
等病因確定以後,讓他們從第二天開始來吃藥菜,就等於他們在吃藥菜之前多吃了一頓飯,這樣他們就可以賺取一筆錢,每一桌食客都能賺取這樣一筆錢,那收益也是相當樂觀。
在賺錢方面,聶錦程腦袋還是夠用的。
有些藥菜做起來簡單,可以等到客人第二天來現做,稍微複雜一點的藥菜,可以按照他們之前商議的辦法,提前做出半成品,等客人來了以後就不用再等上那麼久。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采薇可以提前跟龐師傅學習如何做這道藥菜,既減輕了龐師傅的壓力,采薇也能學到藥菜的製作方法,一舉兩得啊!
隨著不斷深入的學習,采薇已經掌握了好多藥菜的精髓,就連在旁邊聽他們交流的小土豆,也會做一些比較常見的藥菜。
“客官,這是根據你的情況,為你訂製的藥菜,請慢用!”
夥計將他的菜端過來,還很貼心的夾著一張小紙條,讓他在調理期間注意一些禁忌,還有需要做一些什麼事可以幫助恢復。
“客官,你的要藥菜今天是最後一餐了!”
之前服用藥菜那些顧客,已經完全根除了疾病,最後一頓藥菜裡面什麼藥材都沒有放,只是一種心理暗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但是第一批體驗藥菜的人不多,還是前面那幾位食客,這些食客雖然知道藥菜這回事,但還是在持觀望態度。
中年男子吃菜也很入神,一邊百花釀喝著,一邊津津有味吃著菜,全然沒有察覺到什麼,只知道一直以來菜式都很合胃口。
“客官,今天有沒有覺得菜式跟以往有什麼不同呢?”
中年男子搖搖頭,他根本沒有在意,難道今天吃的跟以往不一樣嗎?
“客官,今天的菜式並不是藥菜,還有,給你做了一份油足的酥餅燒,你沒發現嗎?”
采薇親自提醒他,其實他的藥菜昨天吃完就行了,今天給他準備的只是普通的菜式,還有那份酥餅燒,可是十分油膩的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