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的菜都上齊了,采薇抻了抻腰,累得夠嗆,聶錦程讓她休息一陣,然後準備他們的午餐,轉過頭來吩咐小土豆今天做什麼菜式。
這時,柳樹生的竹筒雞也做好了,剛揭開竹筒,一陣香味撲鼻而來。巘戅雲軒閣戅
這次他沒有用自己不熟悉的食材,做出來這道竹筒雞可是他家鄉的原汁原味。
“好香啊!”
小土豆順著香味來到柳樹生面前,看著這道新鮮出爐的竹筒雞,很剛才做的那兩道菜的確不同。
隨後,柳樹生把剩下的竹筒黃鱔、竹筒牛肉、竹筒磷蝦都從蒸籠裡端出來,放置在灶臺上。
“應姑娘,這是我為你們準備的午餐,算是給你的道歉與感謝吧!”
道歉是因為他目中無人,沒搞清楚狀況就敢來踢館,感謝是采薇沒有在他輸後冷眼相對,還儘可能給他找臺階下。
“柳前輩,你客氣了!一起坐下吃吧,正好我還有事想向你討教呢。”
竹筒宴端上桌,小土豆把其中幾份端到另外一張桌子上,讓幾位店小二嚐鮮,主桌上的菜式留著他們自己享用。
採蘭也是第一次見到用竹筒做菜,關鍵是味道還香,吃了一口在嘴裡,還用舌尖將溢在嘴角的油汁舔回去,回味無窮啊!
“柳前輩,這竹筒宴確實不凡,我算是長見識了。”
采薇說著,親自給柳樹生倒了一杯酒。
“姑娘若是有意,我可以將這竹筒的系列菜式都教與你,不知你可願學呀?”攫欝攫
就算聶錦程也不會做竹筒飯,所以柳樹生願意教她,采薇當然求之不得,技多不壓身嘛,她滿口答應下來。
“竹筒飯不就是把菜放到竹筒裡做嗎,這有必要學嗎?”
甦醒一邊吃,一邊提出自己的疑問,畢竟之前在後廚他也看到過柳樹生做竹筒餐,看著也沒什麼難度。
當然沒有他說的那麼簡單,就拿竹筒來說,一般的竹筒可能達不到那種效果,必須要野生翠山竹類,且嫩竹筒為佳。
柳樹生說著,把自己隨身帶著的竹筒拿出來,遞給采薇看,給她講解如何辨識翠山竹,告訴她翠山竹的特點。
有做廚經驗之人,很快就能接收柳樹生所講的經驗,雖然沒有看他實際操作,但是腦海裡已經有了這樣一幅畫面,聶錦程跟小土豆都在腦補柳樹生所描述,採蘭畢竟很久沒進廚房,腦海裡有些斷斷續續的畫面,甦醒則是一臉問號。巘戅綜藝文學戅
“明白了嗎?”
采薇點點頭,剛才柳樹生所講,她已經完全記在心裡。
“反正你要記住一點,這種菜式做的好不好的關鍵是前期入味,這種才畢竟跟炒菜不一樣,隨時可以加佐料來保持味道。”
竹筒菜式一旦進入烹製階段,可能沒辦法在用佐料入味,所以處理食材時就需要考慮到這一點,否則就失去做菜的意義,做出來的菜自然不會好吃。
竹筒菜式畢竟有一定的侷限性,不是所有菜都可以用它來做,因為有些佐料只能在菜熟後才能新增,新增後又要一定的瞬間高溫入味,竹筒菜式不可能做到這種入味。
柳樹生把竹筒菜式的一些細節告訴采薇,憑她的天賦,只要注意這些小細節,自然能夠做出美味的菜式。厺厽 綜藝文學 厺厽
“柳前輩,你把這些做菜的訣竅都告訴我姐,你就不擔心你的獨創菜式被她繼承啊?”
面對聶錦程的問題,柳樹生回答很直白,他其實做遊廚,目的就是為了宣揚他景頗族的竹筒宴,畢竟知道跟食用這種食物的人不多,若是能讓更多人瞭解並接受他族人的飲食文化,傳承他景頗的食俗,也是一件好事。
美食無地界,不管那個地方的美食,都應該流傳下去,各地菜式都有自己的優勢,把這些菜式結合併發揚光大,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義務跟責任。
華夏大地流傳八大菜系,都是先輩們經過不懈努力,留給兒孫後代們的財富,不只是屬於哪一個地方,而是每一位炎黃子孫都該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