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之下,何愁不招,更何況是李侃這些沒用的廢物?米蘭達剛一動手,受刑之人便將所有事情招了出來。
原來自磁州被金兵擊潰以後,這支還剩下一千多人的宋國潰兵,沿路已經洗劫了數座宋國的城池村鎮,劫掠了大量的金銀之物。
李侃雖然領兵打仗不行,但是他深知自己等人所作所為死路一條,所以他打算率領這支潰軍逃至杭州,然後乘坐海船去他國避難。
不得不說,李侃的計劃還是很不錯的,就是他的運氣差了一些,因為他遇到了李南。
對於這些人,李南並未下令斬殺,而是吩咐士卒就此取材製作了些木架子,隨後將他們所有人都吊了上去。
李侃等人劫掠而來的金銀,李南只取走了一半,不過府庫記憶體糧全部都搬走了,有了這些糧草,就足夠讓帝國軍繼續前行了。
李南率軍離開臨邑縣後,艾力岡策馬追了上來,面帶疑惑之色的問道:“陛下,為什麼不直接宰了這些混蛋?”
“艾力岡啊,你作戰委實勇猛,但卻不懂人情世故。”
李南對身邊美豔依舊的米蘭達說道:“你給他講講,我為什麼要這樣做。”
米蘭達為艾力岡解惑道:“臨邑縣百姓並未死光,而這些倖存之人必定對李侃等潰軍恨之入骨。如今陛下命人將他們全部吊了起來,面對這些毫無還手之力的惡徒,你認為那些妻女被凌辱,財物被擄走的百姓來說,他們會有什麼樣的下場?”
“哦。”得到米蘭達的解釋,不善權謀的艾力岡這才明白過來,想到那些憤怒的百姓將會做出什麼事,就連他這樣的硬漢都心生懼意。
在很多人眼中,這三萬帝國遠征軍深入宋國腹地,簡直就是送死的行為。因為雙方作為敵國,大宋是絕對不會放虎歸山的,而且徽宗趙佶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李南既然敢親自率領士卒這麼做,那他就有所準備,而他的最終目的地就是京東東路的登州。
宋國的登州也就是後世的山東蓬萊,北臨黃海、渤海,西南方就是華夏三大海灣之一的渤海灣。
古代的山東半島因其臨海的地理優勢,海內外交通發達,在古中國的外交史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山東半島的沿海港口也因與海外各國的商貿、文化往來而快速發展,尤其以唐宋時期最為鼎盛。
北部港口以登州港最負盛名,登州港歷史悠久,海洋文明氣息濃厚,到唐朝時期已發展為北方乃至全國最重要的港口,可惜從唐至宋這短短的幾百年,登州港經歷了由極盛至極衰的劇變。
宋人或許會忘記登州港,但是李南可不會忘,所以他安排好的退路就是據守登州,等待帝國皇家海軍前來接應,只要帝國遠征軍上了海船,那宋國也只能望洋興嘆了。
种師道和李綱得到徽宗的旨意後,率領十五萬宋軍緊追李南,同時另一路統兵大將劉延慶,徵召各處州府駐紮的廂軍,共計十五萬人,堵截住了帝國軍南返歸路。
對於這三路追繳自己的宋軍,李南理都沒理,只是命令全軍日夜兼程,直接抵達了登州城。
以為處於偏遠之地的登州知府,萬萬沒想到帝國軍會突然來到此地,頓時被嚇的屁滾尿流。
按照宋國官吏的一貫作風,這位知府大人沒有任何據守城池的打算,而是連夜收拾細軟,帶著家人逃命去了,聽說因為急於逃走,還摔壞了一條腿。
當李南率領的帝國軍來到登州之後,見到的就是一座城門大開,並且沒有一兵一卒防備的城池。
瓦邇偵查後發現海邊並未有戰船出現,這個時代在無垠的大海中航行安全度不高,又沒有任何天氣預測系統,所以阿莎的船隊並未依約到此,也算是意料之事。
既然如此,李南也沒有太多的選擇,先是釋出榜文安撫登州百姓,隨後全軍休整幾日後,便開始收集滾木礌石,在城外挖掘壕溝,做好抵擋宋軍攻擊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