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劉延慶乃神人也 第1/1頁
雖然平安時代沒有烽煙四起、刀光劍影的日本戰國時代那麼讓人耳熟能詳,但在後世日本的動漫作品之中,故事發生地在平安朝或者以平安朝為原型的作品,其實也為數不少。
例如紫式部的《源氏物語》,清少納言的《枕草子》,大陰陽師安倍晴明的無敵神通,學問之神菅原道真的淒涼悲願。
文學作品中那些柔聲細語的多情貴公子,嬌羞美豔的深閨怨婦,聰慧狡黠的女詩人,輕歌曼舞的白拍子舞姬,嚴肅刻板的中年僧侶,午夜出沒的妖魔鬼怪,似乎證明了這是一個精緻美好的時代,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平安時代的島國版圖跟後世相比小了一圈兒。
北海道島是土著人蝦夷族的天下,本州島的舊土著割據自治,而西南邊的琉球島,現在還是愚昧未開化的蠻荒之地,九州島南部也是野人出沒。
不說那些四野之地,就連大和朝廷治下的絕大部分地方,也都保持著地廣人稀、刀耕火種、野獸出沒的狀態,很多地方甚至連一座稍微像點樣的城市都找不出來,島國百姓的生活水平,甚至都不如歐洲中世紀的農奴。
其實島國如此落後,也是因為其文明誕生的太晚。
島國文明誕生於公元二世紀,而如今大和朝廷的雛形更是直到公元六世紀左右才形成,平安時代則開始於公元九世紀。
雖然島國從四周的鄰國,尤其是從西面的中原天朝輸入了不少的文化,但是想要從一個個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的原始部落,直接進入封建社會,也委實有些困難。
現如今島國人糟糕的飲食文化,恐怖的化妝手段,以及自虐的穿衣習慣,都讓李南對其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藤原幸璃帶來的諸般禮物,除了武士刀可以作為收藏品之外,其他的東西都是無用之物,也就是那些銀錠還算有些價值。
對於派兵進駐島國之事,經過眾臣商議之後,最後由藤原幸璃代表其父,攝政關白、太政大臣藤原忠實簽訂了《桂城條約》
條約規定:鎮南國將派出一支三千人的海軍部隊幫助藤原家族平定內亂,該駐軍每兩年輪換一次,他們補給及薪酬全部由藤原家負責。鎮南國定期會用戰艦護送貨船前去購買硫磺礦,並且送去士兵們需要的彈藥。兩國還訂立了交易條款,藤原家族代表的島國政府,用國內出產的硫磺,銀等礦產,來交換銅錢和其他日用品。
李南在桂州城接待各國來使,享受著備受煎熬的新婚生活,北方的宋國卻在得知北遼皇帝耶律淳病故的訊息後,開始了第二次北伐。
其實在第一次宋國北伐時,遼國在軍事上節節敗退,國土被金國侵佔大半,統治者天祚帝遠遁,群龍無首,佔據南京後登基繼位的耶律淳還名不正言不順,且身染疾病。
當時只要北宋君臣能夠冷靜的處理,穩打穩紮不給敵人可乘之機,那童貫率領的十五萬軍隊,就算拖也能拖死兵馬不足的北遼。
然而,如今的宋國已經不是昔日名臣輩出的那個國度了,不管是像藝術家更多一些的宋徽宗趙佶,還是他身邊那些斂財貪花能力超強的心腹大臣,都不善於處理政事和軍事。
北遼皇帝耶律淳病亡,蕭皇后執政。
得知這一訊息的徽宗趙佶,想要奪回燕雲十六州的心又死灰復燃,拒絕了北遼孤兒寡母的求和請求,連忙命令剛剛敗退回來的十萬宋軍再度北伐燕雲,這次負責臨敵指揮的都統制一職由劉延慶擔任,代替背鍋後被撤職的名將种師道。
宋國第二次北伐開始的時候非常順利,這並不是因為劉延慶的指揮能力比种師道高,也不是因為童貫吸取了前次失敗的教訓有所改進,而是因為遼國的局勢已經糜爛到不可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