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碧空如洗,豔陽高掛,照的人渾身都暖意融融。
南方匪患已除,京杭運河上又恢復了往日的景象。
李南此次南下並未乘坐運貨的綱船,而是坐在一艘專門為官員準備的座船。
李南不畏寒暑,此時在船頭迎風而立,凝視著往來稀少的各式船隻,心中頗有一些感慨。
大宋的主要產糧區盡皆集中在江南的數個州府,但是自從方臘高舉反旗之後,叛軍為了裹夾那些無辜百姓造反,燒燬了他們的房屋和農田,將水米之鄉化為了焦土。
如今正值春日播種的季節,但童貫大軍還在追擊方臘的殘軍,那些失去家園的江南流民也四散求活,看來兩三年之內,江南之地也無法恢復元氣。
李南正自為那些江南百姓神傷之際,身後腳步輕響,一陣香風襲來。
經過數次冒險後,如今的李南耳聰目明,六感過人,可以輕易分辨出身邊之人的腳步聲,因此不用回頭也知道來人是歲自己南歸的李清照。
“李大哥,小妹數次得你相救,真是無以為報。”
現在的李清照早已不是東京城貧民窟的那個憔悴女子了,跟隨李南離開那座充滿悲傷回憶的城市後,已經更換了衣飾,可以說是華服美髻,體態輕柔,風情動人。
此刻李清照立於李南身側,望著自己的這位恩人,心中充滿了感激之情。
不管是李清照的叔父,還是她被許給的趙家,都有不少宋朝的高官,所以她早就知道李南的真正身份。
想到李南這位宋朝的死敵鎮南王,竟然親自冒險來尋找自己,救她於水火之中,李清照真的感覺這是天大的恩情。
“客氣什麼。”李南望著她笑道:“咱們也不是外人了,等回到鎮南國,你就好好住下,那裡要比東京城更適合你。”
“是,大哥。”
李清照應了一聲後美目流轉,注意到李南臉上那一絲憂色,連忙關切的問道:“大哥,你在擔心什麼嗎?”
“唉!”李南遙遙望著船頭前的江南方向,嘆道:“漱兒,你可知大哥為什麼要在南方造反麼?”
“這……”這個問題讓李清照有些為難,她倒是聽別人說起過李南在交趾的事情,但是那都沒有什麼好話。
猶豫片刻後,李清照說道:“我相信大哥不管做什麼事,都有自己的理由。”
“呵呵。”李南撫摸了一下李清照的秀髮,笑著說道:“我知道很多人都以為的造反建國乃是為了榮華富貴,為了權利,為了當皇帝,但其實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東西。”
其實李清照雖然沒好意思明說,但她的心裡確實也是這麼想的,聽到李南的話,她好奇的問道:“那你到底是為什麼啊?”
李南看了眼岸邊的華夏大好河山,一首元曲浮現腦中,當即有感而發,開口誦道:
“峰巒如聚,
波濤如怒,
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