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軍代表進攻的號角聲響起,隨後七千多漢軍就頂著木盾,抬著木質的雲梯向城牆疾奔,與此同時被盾牌掩護的弓箭手部隊也開始向城頭射出箭雨,壓制著帝國守軍的攻擊。
在這個時代,射程最遠的就是大型的投石車,其次就是帝國那種固定在城牆上的防禦火炮。
當西夏人的進攻號角響起的時候,鳳翔的縣守孫為也下令開炮了!
鳳翔城不大,牆也不高,不過每一面的城牆上還是有三門新型的旋轉式大口徑火炮。
治安軍在鳳翔的最高將領就是一位團長,交趾人,後改的名字叫做孟忠,他也是因為年紀到了,所以才從步兵軍團退伍下來的,但是其作戰經驗極其豐富。
站在城頭的孟團長見到敵人已經進入了火炮的射程,連忙高呼道:“開炮!”
因為距離較遠,所以這次火炮裡安放的都是觸爆式的炮彈,面對鋪天蓋地襲來的西夏漢軍,也不需要瞄準,只要按照預先設定好的角度發射就可以了。
經驗豐富的孟團長從望遠鏡中發現三輪炮擊後,西夏的弓箭手部隊開始向城頭覆蓋箭雨,連忙指揮其他沒有經驗的治安軍和城內的官吏躲進城牆上的堡壘中,而他和其他老兵,則舉起巨大的盾牌護著身邊的炮兵,讓他們繼續開炮還擊。
敵軍既然到了一箭之地,帝國軍的火炮也更換了大範圍殺傷的葡萄彈,每當一炮射出就可以撂倒一片的敵人,堪稱是大殺器了。
如果城牆上有二十門以上的火炮,那麼完全可以將西夏人擋在外面,可惜現在只有三門炮,而且因為技術原因,現在的火炮需要手動裝彈,射速也很慢。
城頭上的堡壘是專門為了躲避襲擊建造的,都是用鋼筋混凝土製成,別說是弓箭,就算是投石車擲出的巨石砸在上面,也不會造成什麼危害。
孟團長就是怕這些沒有戰鬥經驗的新兵受傷,所以才讓他們進入躲避箭雨。
很快烏雲般的箭雨就將城頭覆蓋,孟團長聽到頭上的鋼盾傳來噼哩吧啦的聲音,熟悉的感覺頓時回來了,渾身的熱血都開始沸騰起來。
躲在鋼盾下的孟團長和其他老兵,並未乾等著,而是小心的向外張望,隨後繼續指揮炮兵繼續開火。
以千人的兵力想要抵擋數萬的西夏軍,肯定是沒有勝算的,所以孟團長打算儘可能的消滅敵軍,而目前來說火炮就是最好的攻擊手段。
西夏人的箭雨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弓箭手畢竟比不得帝國軍裝備了火槍的步兵,這個兵種除了訓練時間過長之外,每一場戰鬥能射出的箭矢也有數量,太多了就會感覺胳膊發酸。
此時在箭雨的掩護下,西夏漢軍沒有理會身邊的屍體和哀哀痛呼的同袍,疾步衝到了城牆邊,隨後就將雲梯搭在了牆上。
“都出來吧!”見到箭雨停歇,孟團長連忙將躲起來的新兵叫出來,高聲的吩咐道:“低下身體躲在城垛裡,然後把手榴彈往城下扔,記住先拉弦!”
這些新兵雖然缺少經驗,但卻並不缺武勇和執行力,聽到團長和老兵們的指示,連忙將一筐筐的手榴彈拉完弦扔下城牆。
手榴彈這種帝國軍最早裝備到全軍的武器,經過數代的研究進化,如今殺傷力變得很大,使用起來也非常的簡潔方便。
大量的手榴彈被扔到了城下,爆炸將西夏人的攻城雲梯炸燬,迸裂開的彈片向四周飛去,瞬間便將城下變成了人間地獄。